城市檐铃|潘冬梅:莞草与祖母的夏天
东莞+ 2025-09-04 21:31:33

下午课后,一位学生兴冲冲跑过来问我:“老师,您是广东本地的,您见过莞草吗?”我被他问得哑口无言,只能讪讪地回答“没见过,也没听过哦”。他“哦”了一声,欲言又止,转身离去,背影竟有些落寞和失望。

这让我愧疚之余又心生好奇,于是上网探个究竟。

当我打开百度,输入“莞草”两字,天啊!竟然出来一系列熟悉的图片。原来“莞草”就是我们白话中的“咸草”。看着这些茎须粗大、笔直挺立,修长碧绿的莞草,我仿佛又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略带海风腥味的香草气,儿时记忆的大门不知不觉被打开了。

小时候,奶奶每次去探外曾祖母,都尽量帮忙多干些活儿再回家。因此,没有半个月是回不来的。那时,外曾祖母已是杖朝之年,有些事情她力不从心了。比如:割莞草。这些植物有些长在自家的水田,有些长在河底。总之要下水才能割得到。夏雨季,河水漫过大人的头,根本无法也不敢下河去。只能等水退后,再下去割。这是夏天必备的一种家用草。当年我个子还小,奶奶不让我下水,我只能蹲在河沿上看。那些被河水反复浸润的莞草,它们的根须深深地长在淤泥里,叶片是那样的碧绿,那样的顽强,那样的洒脱,那样的倔强!

风一吹,整片草地就泛起浓绿的波浪,能漫到天边去。我小时候跟着奶奶割莞草仿佛还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回忆起来那么甜蜜,又那么心痛。

每次割莞草回来,奶奶全身都湿漉漉的,头发衣服满是泥巴。奶奶偶尔会抽筋,我最担心的是万一她在水中抽筋了,可咋办?我年纪小,除了瞎想,再也无能为力了。奶奶的手掌,每到夏天,总是变成淡黄色的。长大后,我才明白,那是莞草中的一种黄色素在她手掌中沉淀,一如生活在其脸上留下的褶皱,难以遮掩或去掉。

夏季时而出太阳,时而下雨,晒莞草是一门很讲究也很烦人的技术活,需要很耐心和用心,还需要盯着天上的风云变幻,在阵雨来前及时抢收。所以,每次割回来的莞草,都要小心翼翼地翻晒,保证干得均匀、笔直、透彻、光亮。

奶奶又要外出割莞草了,她对我说:“小梅,你跑得快,还是留在家里看天吧!千万不能给雨淋到咸草呀!若起乌云,你就赶紧把咸草勾成堆,然后用防雨篷布盖起来,等我回来再处理。”莞草关键是靠太阳猛烈晒干,这样晒出来才新鲜,其颜色才好看。若是被雨水淋湿过,晒出来必定是乌黑的,还有一股发霉的气味。这样编搓成的绳卖不出什么好价钱。

晒干的莞草用处真多。既能用来搓成草绳,又能用莞草编织成一顶顶形式多样的草帽和各种生活用具。奶奶总说:“夏天得抓紧割咸草,多囤点货,一年的草帽都靠它了,卖了钱才能攒点生活费。”

我孝顺奶奶,一切都遵从奶奶的命令和安排。儿时的夏天,奶奶每天负责去河边割莞草,我在家负责晒莞草。奶奶心灵手巧,编出来的草帽又精致又好看。每次她挑去集市卖,很快就被抢光了。卖了钱,奶奶总会先给我买一份炒粉,虽然是素食,可在我心里,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食,寄托了奶奶满满的爱。

莞草不仅是生活里的“好帮手”,还是一味中草药,有治伤风感冒、祛风除湿的效用。对风湿痹痛、四肢挛急、两足软弱这些病症也有疗效。原来,陪伴我童年的莞草,竟然是那么珍贵的宝贝,它不仅藏着我童年的回忆,还包含了奶奶入木三分的爱。

如今再想起莞草,温暖再次丰盈了我的心。那个问我“见过莞草吗”的男生,或许他也正在用莞草编织着自己童年的梦想吧。下次我一定要好好感谢他,是他让我从莞草中又找回当年的记忆,还有那些年,莞草给我带来的温暖。

文字:潘冬梅 编辑:沈汉炎 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