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5年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有关问题的解答,针对是否有规定要求“严禁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的问题,广东明确不存在不允许学生个人自带学习材料进校园的问题,学生如学有余力,可根据自己学习需求携带自购的相关学习材料到校。
《解答》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由于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各学科配套的教材中已有不少基本的课后练习,能满足学生课后的巩固练习需求,故小学一二年级没必要使用教辅材料,也严禁学校或教师推荐课后教辅材料。
《解答》明确,小学阶段的教辅材料,必须由教育部门免费提供,“免费提供”包括省级免费和地市免费。市级层面免费包括市级或县区层面自主编写或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为本地提供适合本地需求的教辅材料,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
政策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向小学生推荐、统一征订或代购任何教辅材料(免费提供的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教辅材料。
初中阶段,《解答》强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组织征订、代购省教育厅初中评议目录外的其他教辅材料。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要求,不得超出规定的学科、品种、年级范围征订教辅;不得以“补充练习”“校本教辅”等名义变相征订多种教辅材料。
广东不再开展高中阶段教辅材料的评议工作,由高中学校自主选择适合本校学情的教辅材料。同时,我省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学习辅助资源规范化、个性化开发使用。
《解答》指出,要切实规范教辅材料进校园管理,落实“一科一辅”“凡进必审”,将规范教辅管理与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创新、优化作业设计深度融合,加强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培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与作业设计水平,扭转教师不愿命题、不会命题、直接使用教辅材料原题替代作业等问题,鼓励教师自主编创作业内容或对教辅题目进行创造性改编,从源头上减少对教辅材料的过度依赖。
接下来,广东将建立健全教辅材料进校园管理机制,针对违规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及从推荐、代购中牟利等各种违规行为,加大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