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中堂镇第三小学 李子航《重走东纵路,吾辈当自强》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9-03 20:40:57

清晨,山中泛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把一条像水蛇一样蜿蜒曲折的小路笼罩其中,我怀着对历史的敬仰,踏上了重走东纵路的路程。

早晨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把梧桐树叶染成了金色。我朝着东纵路的方向一步一步前进。一阵风吹过,吹得山上的梧桐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讲述当年战斗异常惨烈。

沿途,我来到了一座小房子,这曾是革命先烈刘黑仔领导的地下交通站。推开已经生锈的铁门,墙面上坑坑洼洼的弹痕无不诉说着战斗的惨烈。木桌上放着一本《东江纵队史》,把它摊开,中间夹着一张发黄的纸,那是一张手绘的敌情地图。当时先辈们条件是那么艰苦,连干净的水,药品,甚至衣服都没有。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依然努力斗争,让人肃然起敬。还有刘黑仔同志曾经在这里乔装成货郎,把三箱实际是药品的弹药交给了抗战友军。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敬佩。

走出了那间小房子,我的思绪回到了几个月前,我去到了罗屋村抗日根据地。那里的黄土墙上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到日本去”那一个个鲜红的大字无一不在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复工的兵工厂,铁砧上留下的凹痕记录着1938年的硝烟——东江纵队的前身——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曾经来到这里,用最原始的工具做出了抗战敌后的第一把手枪——公农牌。身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学习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保护先辈们用生命捍卫的土地。

天色渐浓,我下山后,山道旁的“东纵精神永存”几个大字熠熠生辉,同时东江纵队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勇敢的精神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我轻轻触摸石碑,仿佛在触摸历史的脉搏,那些年轻的面孔,早已化作满地鲜花,在这片美丽的大地上绽放。

作者:东莞市中堂镇第三小学 五年级 3班 李子航;指导老师:陈鹭燕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