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9月1日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体育第一课”“礼仪第一课”,围绕全运知识、体育精神、文明礼仪等主题,结合各校具体特色进行授课,引导全市师生关注全运、传播全运、参与全运、服务全运,营造全民共迎全运盛会的浓厚氛围。据统计,9月1日以来,全市超600所中小学校开展了“体育第一课”“礼仪第一课”,覆盖学生超160万人。
▲光明小学“礼仪第一课”。孩子们表示,讲文明懂礼貌,就像给身边的人带去小太阳,能让朋友、班级、校园都暖暖的
聚焦全运知识、体育精神、文明礼仪知识科普
在体育第一课上,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知识问答、体育活动等趣味形式,讲授我国体育的崛起、中华体育精神、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发展史、东莞承办赛事项目和如何参与体育强国建设等内容,鼓励学生“动起来”,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全运会的到来。
除了传播体育精神,“文明有礼”也成为这堂“第一课”的关键词。学校结合中国文明网“文明中国·人人有礼”十大行动,针对观赛、出行、餐饮、旅游等生活场景,通过情景模拟科普文明礼仪,让学生们在互动中领悟到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
▲莞城步步高小学开展“体育第一课”
“‘体育’强身,‘礼仪’润心,两者结合正是迎接全运盛会最好的‘姿态’。”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两堂‘第一课’,动员全市师生积极参与全运、服务全运,成为文明全运的积极参与者、文明践行者和青春代言人。”
聚焦全市师生共迎全运盛会氛围营造
各校通过“体育第一课”与“礼仪第一课”,引导学生以健康身心和文明素养迎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从日常问候到赛场观赛,从餐桌礼仪到网络言行,将东道主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中,开启一个温暖而有担当的新学期。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开展“体育第一课”
在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随着体育老师吹响集合的哨声,2000多名学生进入操场,“体育第一课”开始了,跑道上是奔腾的人流,球场上跳跃着无数身影,充满了无限活力。
“拼搏奋进!全运有我!加油!”操场上,同学们呐喊声与音乐交织在一起。“通过‘体育第一课’,我充分了解了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发展历程和赛事项目,更深入领悟了中华体育精神,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希望能在十五运会作为志愿者为赛事服务!”智慧商贸系的学子们说。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开展“礼仪第一课”
在“礼仪第一课”课堂上,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老师袁锦英通过生动而精彩的讲解,帮助学生们全面了解全运会的文化和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成为文明的东道主。“‘礼仪第一课’让我学会文明观赛,我会对运动员的精彩表现鼓掌,用真诚的笑容欢迎来自各地的观众和嘉宾。”“作为一名学生,我希望能在十五运会期间为赛事提供志愿服务,同时我会向家人和同学介绍全运会的知识,鼓励大家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该校会计专业的学子们在上完“礼仪第一课”后纷纷表示,课程很实用、很有意义。
该校校长黎辅明介绍,学校“体育第一课”有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在课程中宣传十五运会,让全校师生更加了解十五运会相关知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十五运会。“礼仪第一课”从8个方面进行文明礼仪的普及教育,引导师生做文明有礼的东道主。
▲莞城中心小学开展第一课
莞城中心小学的“开学第一课”结合东莞承办的十五运会5项赛事,把“体育”和“礼仪”融入课堂。孩子们学做热情东道主:观赛要提前、鼓掌有节奏,篮球不干扰罚球、举重需保持安静——文明细节,浸润人心。
麻涌镇古梅第一小学紧扣“健康、礼仪、活力”,从防蚊到心理调适,从文明礼仪到体育锻炼,帮孩子“扣好新学期第一粒扣子”。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礼貌问候、整洁着装,更懂得了交通、餐桌和网络礼仪,争做文明小使者。
莞城英文实验学校则带学生回顾东莞体育辉煌成就与中华体育精神,激发锻炼热情、鼓励志愿服务。在沉浸式的“礼仪第一课”中,师生通过模拟日常问候、观赛场景、文明就餐等场景,把“文明”二字真正内化于心。
“让来自全国的客人感受到我们的热情礼貌!”——这成为孩子们开学最温暖的共鸣。这颗文明的种子,正伴随新学期的开始,悄然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