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大岭山,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镌刻着东江纵队的英雄足迹。斑驳的土墙、简陋的桌椅,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我的“重走东纵路”,既是一次地理行走,更是一次心灵溯源。
东江纵队这支英雄队伍,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他们依托山地河网,以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周旋。百花洞战斗中以少胜多重创日寇,浮竹山战役中十三位烈士用生命捍卫信仰。这些故事,是东莞热土上最炽热的血脉传承。
在浮竹山纪念碑前,我献上鲜花。每一个名字都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父母的儿女、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他们选择最艰险的道路,将青春定格在追求光明的征途上。支撑他们的,是“保家卫国”的信念,“民族解放”的理想。这份信念,穿越时空,依然滚烫。
令我动容的是东纵战士何植的故事。年仅十八岁的她,与十七位亲人共同投身革命。作为战地医院的文艺轻骑兵,她用歌声鼓舞士气,用行动诠释奉献。没有计较犹豫,只有对理想的纯粹坚守。这让我明白:英雄就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生长、奋斗、牺牲。
回到当下的东莞,这座世界工厂正以蓬勃活力书写新篇。高楼林立、科技创新,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东纵精神,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照亮前路的火炬。
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这份精神?它激励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无论是刻苦学习、钻研科技,还是志愿服务、传播正能量,都是在践行东纵精神——爱国爱乡、不畏艰难、勇于奉献。
在寒溪水村陈列馆,一把药柜铜锁令我驻足。锁孔里卡着锈蚀的弹壳,诉说着未尽的誓言。当年的铜锁守护密信情报;今天的我们守护时代责任与梦想。东纵精神在木棉花开中生长,在每一个东莞青年心中生生不息。
重走东纵路让我坚信:历史是照亮未来的明灯。它体现在科技园区的灯光中,志愿者的微笑里,学子的笔尖下。历史接力棒已传到我们手中,我们当以笔为舟、以梦为帆,书写新时代青春篇章。
当我们理解脚下土地曾被英雄鲜血浇灌,就会明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与担当。东纵精神这座宝贵财富,必将在我们青春中永远闪耀!
作者:东莞市塘厦中学 高二 22班 陈迎迎;指导老师:崔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