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收好!学校卫生监督员送上一份“秋季防护指南”
东莞日报
2025-08-29 15:07:31

暑退秋澄,新学期即将开启。

孩子们重返校园,健康更是重中之重。校园防控不可松懈。

为此,学校卫生监督员专门准备这份“秋季防护指南”,呼吁家校携手,共同为孩子筑牢健康屏障。

 

一、警惕秋季传染病、强化关键防控

 

(一)呼吸道与肠道疾病防护

 

✅ 呼吸道疾病防控:秋季是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请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的习惯,尤其在教室、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如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请勿带病上学,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班主任。

 

✅ 肠道传染病防护:诺如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在秋季易发。提醒孩子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食物务必煮熟,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洗手。

 

✅ 水痘、手足口病防范: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皮疹、口腔疱疹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并居家。

 

(二)紧急提醒:登革热 & 基孔肯雅热

 

⚠️ 两者均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包括突发高热、皮疹、关节剧痛等,基孔肯雅热的痛症尤其明显。发病7天内为病毒血症期,传染性强,需严防二次传播。

 

防蚊指南:

 

✅ 清积水:及时清理家中花盆托盘、闲置容器、宠物水碗、空调排水槽等蚊虫孳生点。水养植物建议每3~5天换水并清洗容器。

 

✅ 校园防蚊:学校需清理积水容器、疏通沟渠、加强防蚊设施。也请提醒孩子避开蚊虫活跃时段(上午7~10点、下午4~7点)在树荫、水池边逗留。

 

个人防护: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驱蚊产品,确保纱窗完好,睡眠挂蚊帐。

 

识别与处理:若出现突发高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防止再次被蚊叮;就医时主动告知蚊虫接触史及旅居史;退烧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二、日常健康防护要点

 

✅ 洗手时刻记心间: 反复强调并示范正确的“七步洗手法”,尤其在如厕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餐前、擤鼻涕后等关键节点,务必彻底清洁双手。

 

✅ 个人物品不共享: 教育孩子水杯、餐具、毛巾、文具等个人物品切勿与他人共用,避免交叉污染。

 

✅ 咳嗽喷嚏讲礼仪:教会孩子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使用后的纸巾立即丢入有盖垃圾桶,并及时洗手。

 

✅ 三餐规律营养足: 保障孩子在家或在校吃好营养早餐,避免空腹上学。鼓励孩子在校午餐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均衡摄入。

 

✅ “零食”选择有讲究: 减少摄入高糖、高盐、高油及含过多添加剂的零食、饮料。可为孩子准备适量新鲜水果、牛奶、坚果等健康食品。

 

 饮水充足促代谢: 为孩子准备个人专用水杯,鼓励其在校定时、足量饮用洁净的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 保证充足睡眠: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充足睡眠是提高孩子免疫力和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

 

✅ 逐步调整节奏: 开学在即,逐步帮助孩子调整至上学作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避免熬夜,以饱满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

 

✅ 关注情绪变化: 假期→新学期的转换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请多与孩子沟通,倾听其感受,及时疏导焦虑情绪,鼓励其以积极心态融入校园生活。

 

三、家校协同,共筑“无蚊”防护网

 

 

关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在此特别提醒各位家长:

1.主动就医

若孩子出现关节痛、皮疹、发热等疑似症状,要立即就医。

2. 配合校园防控行动

了解学校封闭积水区域(如景观池)或调整户外活动的临时措施。

鼓励孩子参与班级“清积水日”活动,养成随手倒积水习惯。

3. 监督与反馈渠道

发现校园卫生死角、积水容器或防蚊设施破损(如纱窗、防蚊闸),及时通过家校平台反馈。

 

让我们携手努力,以科学防护、细致关怀和紧密合作,为孩子的新学期注入健康能量!

 

金秋启新程,健康同护航。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健康、美好的校园中快乐成长,乘风破浪!

 

 

 

来源 | 东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