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东莞正处于虫媒传染病防控集中攻坚月的常态化推进阶段。为进一步织密防控网络,切实消除蚊虫滋生隐患,石龙兴龙社区积极探索科技赋能防控新模式,针对辖区内无物业小区楼栋楼顶天台、平台、梯间等公共区域安装AI智能监控设备。此举不仅有效提升小区公共区域的管理效能,而且还为基层虫媒传染病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AI智能监控织就“智慧防控网”
“尊敬的住户您好,您已进入楼顶监控区域,请勿堆放杂物、存放积水容器、种植绿植、养殖家禽或饲养宠物,谢谢配合!”走进兴龙社区的一栋无物业小区,楼顶天台处的AI智能监控设备正不间断运转,每当有居民踏入划定的防控区域,设备便会立即触发清晰的语音提醒,及时引导居民规范行为,这是兴龙社区用科技赋能虫媒传染病防控的又一创新尝试。
针对无物业小区公共区域易发生杂物堆放和积水等导致蚊虫孳生的问题,该AI智能监控系统具备多项功能,除实时监控与云端存储外,还搭载AI识别算法,可设定虚拟界限。一旦有居民进入划定区域,系统将自动告警、截图存档,并实时推送信息至社区工作人员终端设备。这一快速响应机制,能让社区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处置,避免杂物堆放或积水形成,从根源上阻断蚊虫孳生的环境。
此外,该监控系统还配备了语音自动播报功能。社区可结合实际防控需求,自定义播放内容,例如“天台请勿堆放杂物,注意防范积水”“清除积水,远离蚊虫”等温馨提示。在实时监测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防控宣传效果,提升居民的文明意识,真正构建起“人防+技防”相结合的高效管理机制。
“AI智能监控有效弥补了以往人工巡查的不足,实现对无物业小区公共区域全天候、无死角智慧化管理,尤其在防积水、防杂物堆积、防安全风险等方面,实现了从被动处置到主动干预的转变。”兴龙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道。基于安全维稳、环境卫生等多维度的基层治理需求,未来,兴龙社区还计划在上级部门允许的情况下,将AI智能监控应用于支撑全域“一网统管”场景,助力社区基层治理从“治理”向“智理”转型升级,推动社区管理效能再上新台阶。
环境整治+居民参与构建“共治防线”
除科技应用外,兴龙社区同步推进环境卫生攻坚行动,持续扩大防控工作的覆盖面。针对无物业小区的楼顶存在垃圾堆积、绿植积水等现象,社区使用吊机对楼顶垃圾进行集中清运,彻底清除长期积存的杂物。截至目前,已累计清理无物业小区公共区域垃圾336吨,整治面积达10740平方米,楼顶环境显著改善。
对于长期空置的房屋及院落,兴龙社区也开展专项治理,彻底清运积存垃圾、废弃杂物和砖石瓦砾,坚决铲除卫生死角。清理完成后,工作人员还为这些房屋加装防蚊挡板,封闭门窗、通风口等关键部位,既阻断蚊虫侵入产卵,也防止有人随意倾倒垃圾,形成“环境清理+物理阻隔”的双重防控,从源头上降低卫生风险。
在社区的积极引导与示范带动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防控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辖区不少居民主动加入防控队伍,或自行清理家中天台,或协助社区整治空置房屋周边环境,及时清除杂物与积水,共同维护辖区环境卫生,形成了“社区主导、居民参与”的良好共治格局,为筑牢虫媒传染病防控防线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