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4日,太阳依然保持着炽热,母亲带着我和姐姐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的瞬间,防空洞鸣笛声突然响起,尖锐的声响像穿越时空的信号,瞬间把我们拉回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馆内肃穆,一件件展品静默如谜。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图一“最年轻的抗日战士”:年仅15岁的季万方。照片中的他身材瘦小,光着脚丫,宽大的军装挂满水壶和布袋,脸上却透着超越年龄的坚毅。站在增城的街道上,他仿佛随时准备奔赴战场。这张照片让我震撼——原来历史中的英雄,很多只是比我们稍长几岁的少年。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国存亡的重担。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无数个具体的人生,是15岁的季万方们用青春书写的壮歌。

继续前行,图二“长大我也要当参军”深深打动了我,抗日小战士铜像右手高举,神态英勇;少年表情认真坚定,仿佛在许下庄重的誓言。背景红墙上陈列的旧枪支与长刀,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却也衬托出传承的力量。这幅画面让我看到,时光流转,但爱国精神永不褪色。先辈们的英勇正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代代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最令人心碎的是图三“战火后坍塌的民房”。被炸毁的房屋、散落的瓦砾、弥漫的硝烟,墙体开裂,窗户洞开,焦黑的梁柱裸露在外,地面上隐约的暗红色痕迹更让人揪心。这张图片让我真切体会到战争的无情——它摧毁的不仅是建筑,更是无数普通人的生活。而东江纵队的战士们,正是为了守护千家万户的安宁,才毅然拿起武器奔赴战场。

图四是“抗日女战士哺乳”,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她以柔弱之躯扛起钢枪,又以博大胸怀哺育生命。青铜雕塑定格下她身着戎装、怀抱婴孩的瞬间——枪械斜挎身后,目光低垂温柔,坚毅与慈爱在这位女战士身上完美交融。她是战场上的铿锵玫瑰,硝烟中用乳汁滋养他人骨血;她是穿越枪林弹雨的母亲,用体温为幼小生命筑起屏障。这份超越血缘的大爱,如暗夜里的星光,照亮了中华民族最黑暗岁月里的人性光辉,让铁血战场绽放出永不凋零的生命之花。

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图一告诉我们英雄出自少年;图二展现精神代代相传;图三警示和平来之不易;图四母爱无私的不分年代。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铭记历史深处的呐喊,也要书写未来篇章的辉煌。那些年轻战士未完成的梦想,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延续;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将在我们手中变得更加美好。
防空警报声犹在耳畔,但那已不再是危险信号,而是穿越时空的提醒,提醒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激励我们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贡献青春力量。东纵精神永不褪色,它将在每一代青年心中重生,如东江之水,奔流不息。
作者:东莞市大岭山新风中学 初一 9班 黎睿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