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长安镇厦岗小学 许佳欣《草鞋上的年轮》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8-27 21:17:40

纪念馆玻璃柜里的草鞋,像一只蜷缩的褐色甲虫。草绳编织的纹路里卡着几粒风干的泥土,标签上写着“1942年,大岭山战斗遗存”讲解员说,这是一位叫阿明的通信兵留下的,他在传递情报时陷入沼泽,为了保护文件,把草鞋脱下来裹住公文包,赤脚走了三里山路。

“现在的孩子怕是连草鞋都没见过。”同行的张爷爷忽然开口。他是东江纵队老战士的后代,今天特意来给我们做志愿讲解。他指着展柜旁的复原场景:泥地上的脚印深浅不一,最深的那个足有三指宽,“当年战士们就是穿着这样的鞋,在荔枝林里打游击。夏天烫脚,冬天冻裂,可没人喊过苦。”

研学活动的实践课设在后山的战壕遗址。老师让我们试着用稻草编草鞋,细软的稻秆在手里滑来滑去,好不容易编出个鞋底子,却连脚都套不进去。“这活儿看着简单,当年战士们都是在油灯下编,手指磨出血泡是常事。”张爷爷蹲下来帮我调整绳结,他掌心的老茧蹭过我的手背,像砂纸擦过木头。

忽然注意到战壕壁上的刻痕。深浅不一的“正”字排列着,像一串凝固的密码。“这是战士们记日子的方法。”张爷爷抚摸着那些刻痕,“阿明牺牲那天,刚好刻到第五个‘正’字的最后一笔。他才十七岁,比你们大不了几岁。”风穿过战壕的豁口,呜呜的声响像谁在低声哼唱。

返程时路过纪念馆的文创店,我买下一双草鞋模型。塑料底座里嵌着一张卡片,印着阿明的照片:穿粗布军装的少年站在樟树下,裤脚还沾着泥点,笑容比阳光还亮。对比手机里自己穿限量款运动鞋的照片,忽然觉得脚下的帆布鞋沉甸甸的。

晚上,我把草鞋模型放在书桌一角。台灯照着草绳的纹路,那些交错的线条仿佛变成了山路、战壕、河流。原来历史从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藏在草鞋的年轮里——每一根草绳都牵着过去与现在,让八十年前的脚印,依然能踩出今天的回声。

睡前刷到班级群里的消息,班长发起“重走东纵路”徒步挑战。我点开报名链接,看着屏幕上跳出的路线图,忽然想起张爷爷的话:“路是人走出来的,精神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明天的体育课,或许该试试不穿运动鞋跑步。

作者:东莞市长安镇厦岗小学 五年级 3班 许佳欣;指导老师:赖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