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长安镇厦岗小学 陈梓盈《​木棉花开处,星火永相传​——重走东纵路有感》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8-27 21:16:26

东莞的五月,阳光正好,木棉絮如雪般纷扬。我们踏上了“重走东纵路”的红色研学旅程。脚步落在松山湖古驿道斑驳的石板上,仿佛叩响了沉睡的历史大门,东江纵队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便在这初夏的暖阳里,一寸寸鲜活起来。

第一站是大岭山东江纵队纪念馆。肃穆的展厅内,玻璃展柜里静静躺着生锈的军号、磨损的笔记本、打着补丁的军装。讲解员阿姨的声音轻柔却充满力量,讲述着曾生司令员和战士们如何在极端困苦中坚持斗争的故事。我的指尖轻触展柜冰凉的玻璃,目光停留在一位年轻战士模糊的黑白照片上——他眼神清澈,嘴角微扬,定格在最好的年华。那一刻,一股莫名的酸楚涌上鼻尖。他与我年纪相仿,却已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将热血洒在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他所守护的,不正是我们今天能安坐课堂、追逐梦想的基石吗?

行程的第二日,我们来到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黄潭战场遗址。昔日的战壕早已被青草覆盖,残存的断壁在绿树掩映下诉说着无声的壮烈。老师让我们闭目聆听:风吹过松林的呜咽,是历史的回响;远处隐约的鸟鸣,是和平的颂歌。当我们在遗址前齐声唱响《东江纵队之歌》:“我们是广东人民的子弟兵,高举抗日旗帜向前进……”嘹亮的歌声穿透林梢,激荡在山谷间。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无数年轻的身影与我们并肩而立,歌声不再是简单的旋律,而是穿越时空的誓言,是青春热血的共鸣。歌声里,历史与当下交融,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悄然落在肩头——守护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吾辈当自强!

归程的车上,夕阳为车窗镀上金边。我摩挲着在纪念馆买下的那枚小小的“东纵精神”纪念徽章,温润的触感贴在掌心。回望蜿蜒的山路,那些沉默的遗址、那些泛黄的照片、那些激昂的故事,不再是书本上遥远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了血脉中流淌的温度。我懂得了,东纵精神不只是炮火硝烟中的无畏,更是面对困境时的坚韧,是家国危难时的担当,是刻进东莞人骨子里的红色基因。

木棉花开又落,英雄的故事代代传唱。我们将接过那永不褪色的信仰火炬,在属于自己的征途上,奋力奔跑,让那抹鲜艳的红色,永远在时代的天空下,熠熠生辉!

作者:东莞市长安镇厦岗小学 五年级 3班 陈梓盈;指导老师:赖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