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五小学 林逸城《筑梦现代化,海战忆国魂——虎门海战博物馆参观行》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8-27 20:20:50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响起,我们的虎门海战博物馆研学之行拉开序幕。

沐着清晨的阳光,我们一行人先参观威远炮台。炮台是沿着海岸线筑成,与我们普通墙壁不同的是,炮台要厚重得多,差不多是普通墙壁的4倍厚,真是固若金汤!

我正看得入迷时,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惊呼:“哇,大炮!”循声望去,只见一台威武厚重的大炮屹立在城墙的炮位上。它通体黝黑,粗糙不平,泛着暗暗的亚光,炮口直径大约15厘米左右,炮筒直径大约35厘米,长大约3米,可见它有多厚重!炮口穿过一个小窗口直指大海,像这样的大炮每隔十米左右就有一台。它们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向我们诉说着那段艰难而光辉的抗战岁月。

城墙一直沿海岸线蜿蜒至一处小山坡,它是周围的制高点,上面有一台更大更结实的大炮,周围还有地道。俯瞰海面,我仿佛看见无数敌船在向我们进攻,民族英雄关天培和将士们正与英军激烈战斗!虽然我们的人数是对方的5倍之多,武器还比对方略胜一筹,但我们却伤亡惨重、毫无还手之力!这都源于我们一直以来盲目自信、闭关锁国、拒绝学习而导致,落后意味着就要挨打。呜呜——只听一阵雄浑响亮的汽笛声把我的思绪拉回了现实,只见一艘艘满载着集装箱的巨轮缓缓地通过雄伟的虎门大桥。在清代,威远炮台是英雄之地、守护之门;而今,虎门已是觉醒之地、开放之门。

参观完威远炮台后,我们转向海战博物馆。里面有关于当年海战的人、物以及相关介绍,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正厅的巨型正方体雕塑——历史印痕。历史印痕如天外陨石撞击大清版图,寓意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以坚船利炮为后盾,向中国倾销鸦片,发动侵华战争,打碎了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铁索意味着外国侵略者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殖民枷锁,又象征着觉醒的中国人努力摆脱桎梏、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我们一边认真地听着导游姐姐声情并茂的解说,一边近距离地感受着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是下午,走出海战博物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顾历史,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岁月。如今难能可贵的和平繁华是无数革命先烈们前赴后继、不懈努力的结果。都说“攻城容易守城难”,在这暗潮汹涌、瞬息万变的如今,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时刻不放松,努力学习!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捍卫祖国安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吧!

作者: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五小学 四年级 10班 林逸城;指导老师:慕容欣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