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憋醒、鼾声如雷, 医生提醒:小心这个沉默的“隐形杀手”
东莞+ 2025-08-27 12:02:14

 

凌晨三点,老张被窒息感惊醒——喉咙干涩如砂纸摩擦,胸口似压巨石,这样的夜晚他早已习惯;隔壁房间,妻子为躲避他“堪比拖拉机还频繁熄火”的鼾声,已搬离数年。白天在汽修厂干活,他频频走神,扳手常摔落,甚至试车时差点睡着,身体被疲惫不断拖垮。

老张的遭遇并非个例。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医学科主治医师熊锦卫指出,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超27%的人受睡眠问题困扰,像老张这样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正被这一“沉默的隐形杀手”威胁睡眠、情绪乃至生命安全。

从“鼾声扰民”到“差点出事”,他被确诊中度OSAHS

窒息感再次将老张拽出睡眠,他睁眼后,喉咙干得冒火,胸口沉甸甸的,呼吸滞涩带闷痛。身旁床铺早已冰凉,自他鼾声渐响,妻子忍了半年后搬去隔壁,“你那呼噜比汽修厂拖拉机还吵,还隔三差五‘熄火’断气,我整夜揪心。”老张攥紧床单,反复憋醒的恐惧让他总怕自己醒不过来。

白天的日子更难熬。在汽修厂拧扳手,他眼神常飘,工具摔落成常态;一次试驾客户车辆,困意突袭,方向盘微偏,他惊出冷汗猛踩刹车才脱险。工友调侃他 “老了不中用”,只有他知道,精力正被无形的力量抽干。

女儿察觉父亲异常,追问下老张吐露实情。女儿当即带他在互联网医院咨询,医生建议尽快到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评估。

睡眠监测当晚,老张躺在陌生病房,胸口、额头贴满冰凉电极片。半夜,熟悉的窒息感降临,他猛地坐起喘气,后半夜在 “似睡非睡” 中熬到天亮。

次日,医生拿着多导睡眠图(PSG)报告告知老张父女:“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18次/分,最低血氧饱和度79%,最长呼吸暂停时间40秒;体型肥胖,BMI≥28Kg/㎡,评估结果为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解密 OSAHS,破除认知误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临床常见表现为:鼾声大且不规律,夜间有窒息感或憋醒,睡眠紊乱,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还可能出现缺氧引发的头痛,以及因睡眠不足导致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误区一:只有肥胖者才会得OSAHS。肥胖是重要风险因素,但并非所有肥胖者都会患病,体型正常或消瘦者也可能患病。

误区二:打鼾就是OSAHS。打鼾可能是OSAHS 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打鼾都等同于该病,部分人仅为单纯打鼾,无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情况。

误区三:OSAHS只影响睡眠质量。它还会损害心血管系统、神经认知功能等,长期未治疗可能增加交通事故和夜间睡眠猝死风险。

误区四:OSAHS治疗只需减肥。减肥有一定帮助,但症状较重或减肥效果不佳者,需结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口腔矫治器等其他方式,应按个体情况制定综合方案。

科学干预:

从生活调整到医疗手段,这样最有效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减少颈部脂肪堆积,有助于缓解气道阻塞;侧卧睡眠,戒烟限酒,避免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加重呼吸暂停的症状。

口腔矫治器治疗:适用于单纯鼾症及轻中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或CPAP治疗不适应人士。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面罩提供正压气流,保持气道通畅。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手术可能是一种选择。 

文字: 刘召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