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 陈欣源《在东纵路上与历史的回响共鸣》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8-26 12:24:46

炎热夏日,总是从蝉鸣开始。它尖锐地划破清晨的宁静,千万声附和而来,似拉开一场盛大交响乐的序幕,宣告着漫长的、自由的日子正式来临——暑假。

于是,在漫长暑假里,我与家人们一同前往大岭山镇大王岭村。

第一站,是东莞大岭镇的抗日根据地旧址。在这里有详细介绍的宣传牌,它细致地描述着战士们的生活景象和历史文化,村内及周边分布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军事训练班旧址等。这些经过修缮或保留原貌的建筑,是红色历史最直接的载体。斑驳的墙壁、简陋的桌椅、古老的院落,无声地诉说着当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革命先辈们如何运筹帷幄、坚持斗争的峥嵘岁月。而村庄周围的山林小路,曾是东纵战士行军、放哨、与群众联系的“生命线”。这些蜿蜒的山道,被誉为“红色交通线”。行走其上,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足音,感受到当年穿梭于此的紧张与希望。

第二站是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前广场上安放着一组人物雕塑像,主题是东江纵队将士前赴后继、永远向前,他们目光坚定、身姿挺拔,展现了东江纵队战士们的英勇形象,这时,当然不能错过拍照纪念的机会啦。随后我们来到展示厅,里面有大型彩色喷绘图,那是东江为背景展示东江纵队的精神风貌;有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映照了东纵队英雄们的英勇无畏的风貌。

当我正要往里深入时,一段口齿不清的话引起我的注意,我循声望去,是一个身着军装的背影,他面对着一个展示牌,沉浸地看着,一边又自言自语,我好奇凑上前,看看展示牌,模糊的声音戛然而止了,老爷爷看到了我,与他被皱纹压住的双眼对视,他露出笑容,咬字不太清地询问我了解东纵吗,我摇头,他抬眉,又笑容依旧地和我说起他了解的东纵,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和我说得绘声绘色。最后,他轻拍我的肩,点点头,向我敬礼,身穿军装的老爷爷仿佛回到战场,奋勇杀敌,是永不褪色的赤子魂。我毫不犹豫地向他敬礼。

东纵路上,我终于与历史的回响共鸣了。

作者: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初二9班陈欣源;指导老师:杨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