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岭南,热风拂过东莞的红土地,我循着那颗永不陨落的红星,踏上东纵路的征程。三十处革命印记,如同三十颗闪耀的星辰,在历史的长空中为我们指引前进方向。
在这条漫漫征程中,我来到东纵纪念馆,手掌轻抚着粗糙而简陋的武器,仿佛能触摸到东纵战士炽热的脉搏。讲解员动情地讲述着“小鬼班”——这是东江纵队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大多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但在民族存亡之际,毅然扛起比他们还高的步枪。看着泛黄照片中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仿佛能透过他们,看见那个时代下青少年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红星的照耀下,我忽然懂得:家国情怀,从来不是一个英雄的慷慨奉献,而是每个平凡个体在危难时刻的非凡选择。
东江纪念馆里,一份家书蓦然撞进我的眼眸。那泛黄的纸张上,字迹工整,语言朴素,但却如何都挡不住书写者的家国大义和绵长深情。这是革命母亲李淑桓写给子女嘱咐。尽管她深知战场的险峻,仍一次次送子参军:“去吧,家里有我,国家更需要你们。”这不仅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的成全,亦是对国家的深情奉献。在战争中,她也会积极为部队筹粮,照顾伤员,她常在深夜油灯下为战士们缝补衣物,也会把家里最后一点粮食留给受伤的战士。她是“东纵的母亲”,也是这条峥嵘路上一位伟大的战士。她用最柔软的心,扛起最沉重的责任。红星照耀处,我看见了万千母亲对家国的担当。
红星指引下的东纵路,是一条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先辈们用鲜血守护的这片土地。如今,已是高楼林立,科技腾飞。从战场到商场,从救国图存到制造强国,时代使命在变,但红星照耀下的奋斗精神从未改变。
红星照耀东纵路,照见的是一条回归之路,更是一条出发之路。我们追寻先辈的足迹,不是为了停留在过去,而是为了走向更好的未来。东纵路上那颗闪耀的红星,是东纵精神的诠释,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光芒。天上的红星与心中的红星交相辉映,历史便活在我们心中,这星光,曾照亮了战士们的征途,如今,也会照亮新时代青年的奋进之路。
作者: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初二9班陈韵瑶;指导老师:杨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