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近日圆满落幕。在竞争激烈的人工智能应用赛道中,东莞城市学院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从全国众多高校的优秀队伍中脱颖而出,其参赛作品《基于YOLO的深度估计盲人辅助系统》荣获全国一等奖。
赛事竞争激烈 脱颖而出显实力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教育部认可的A类学科竞赛,也是中国本科生计算机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水平的赛事之一。本届大赛规模空前,吸引了全国1308所高校的5万余件作品参赛,经过层层选拔,仅3830件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足5%。
在人工智能应用赛道中,来自488所高校的521项作品展开激烈角逐。该赛道共评选出25项一等奖,获奖团队多来自985、211等重点高校。东莞城市学院是广东省仅有的两所获此赛道一等奖的高校之一,彰显了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
四个月精益求精 技术赋能社会需求
据介绍,东莞城市学院的获奖作品《基于YOLO的深度估计盲人辅助系统》融合计算机视觉与智能硬件技术,致力于为视障人群提供实时环境感知与导航辅助。在四个月的备赛过程中,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全程指导下,完成了从作品设计、硬件搭建、算法构建到反复训练测试的完整开发流程。
团队成员陈烁祺表示:“为了让系统更加完善,我们反复训练模型,调试参数,运行了成百上千组实验数据;为了让硬件更贴合视障用户使用习惯,我们一次次优化结构,对每个细节力求完美。”
以赛促学育人才 实践创新结硕果
此次获奖是东莞城市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育人模式的重要成果。指导教师罗勇表示:“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从真实社会需求出发,聚焦‘科技助残’议题。这次获奖既展现了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也反映出学校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向的教学积累与实践平台建设成效。”
物联网专业团队成员温顺明谈到参赛体会时说:“这次比赛让我深刻体会到,技术的价值在于解决真实问题。我们的系统致力于帮助视障人群更好地感知世界,这让我感受到作为物联网专业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展望未来:持续深化人才培养
东莞城市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表示,将继续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理念,加大学科竞赛支持力度,构建“竞赛-教学-实践”一体化联动机制,引导学生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与真实场景应用创新,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此次佳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东莞城市学院学子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功底和创新能力,展现了师生用技术回应社会需求的责任担当,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