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一夏”里寻足迹
一堂穿越百年的红色研学课
8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东莞市文化馆黄江分馆组织40余名青少年开展“百千万·莞一夏”红色传承主题研学活动。
青少年们走进东莞市黄江镇武装部国防教育展厅、东江纵队梅塘战斗陈列馆及梅塘烈士公园,重温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在黄江镇武装部国防教育展厅,青少年们系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历程;在东江纵队梅塘战斗陈列馆的“红色热土”“共赴国难”“梅塘战斗”“精神传承”四大主题展区中,青少年们凝视展柜中弹痕累累的军用水壶、泛黄的战地日记,感悟和平来之不易;在苍松翠柏掩映的梅塘烈士公园,全体青少年整齐肃立,手持菊花,向英烈鞠躬默哀,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在微风中回荡。
学生闫嘉艺表示:“看到革命先辈用生命诠释的忠诚与担当,让我深感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作为学生,我们将努力学习,以知识武装头脑,以行动报效祖国!”
据悉,黄江镇将持续拓展“莞一夏”特色研学路线,创新载体形式,推动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成长血脉,让革命薪火在青春接力中熠熠生辉。
——群众文化厚土育繁花
8月13日,2025东莞“四季村晚”片区赛最佳节目名单揭晓。黄江镇选送的女声独唱《我是一只小小鸟》、琴笛合奏《粤海欢歌》等4个节目脱颖而出。

在六大强镇共同参与的松山湖片区赛中,为何黄江能成为2025年东莞市“四季村晚”松山湖片区赛的承办地?答案深植于这片沃土之上蓬勃生长的群众文化生态中。
黄江镇文化服务中心精心选送的6个节目,正是其深厚文化土壤结出的硕果。入选片区赛最佳节目的4个节目更是扎根生活、质量上乘,得以在与全市近3000名民间文艺“高手”、800多个海选节目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
“四季村晚”的核心生命力是“群众编、群众导、群众演”。当片区赛在黄江田心社区广场举行时,台下陈阿姨带着孙辈“组团”观演,她表示:“在自己家门口能看到这么多好看的节目,真好啊!”一句朴实的感叹道出了活动直抵人心的温度与归属感,印证了其“热在乡村、乐在群众”的本色。
黄江更以“村晚+”模式撬动文旅消费新场景。演出期间,精彩节目引人驻足,特色夜市烟火升腾,片区赛有效转化为黄江当地的消费活力,为乡村振兴开辟出新路径。
根植于丰厚的群众文化土壤,黄江以扎实的文艺创作与组织能力,让“四季村晚”片区赛不仅成为艺术的竞技场,更成为民心凝聚、活力迸发的嘉年华。群众文化厚土,正孕育出乡村振兴的繁花似锦。
盛夏时节,“莞一夏”2025年东莞(黄江)青少年艺术季热潮涌动,仅7月间举办的青少年艺术活动吸引1.2万人次参与。
“小课堂”释放出“大能量”,助力“小候鸟”茁壮成长;童声粤韵传唱不息,防蚊新曲入万家;非遗研学创意纷呈,麒麟舞动文脉相承。东莞黄江精心构筑的艺术研学游、艺术盛宴、艺术夏令营三大活动矩阵,让文化空间真正“活”起来,服务精准“沉”下去。
文化传承的脚步亦从未停歇,社贝藤草编织技艺、麒麟舞(黄江麒麟舞)成功入选市级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黄江近十五年来在非遗保护传承领域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文化赋能提供了深厚的底蕴支撑。
文化赋能不仅体现在活动与传承上,更深深融入城市肌理与居民福祉。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今日黄江,景致宜人。蝴蝶地生态公园绿意盎然,黄牛埔美术馆陈列名家佳作,科技公园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五园五馆”的多元地标擦亮了城市“面子”,更夯实了民生“里子”,让居民共享城市更新与品质生活的美好。
沃土深耕,方得繁花。黄江文艺工作者以画笔描绘、镜头捕捉、文字书写、音符跃动、舞姿传情,热情讴歌新时代。黄江正以系统性的文化实践,持续书写着赋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