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听着爷爷奶奶讲云和莫公祠打日本鬼子的故事长大,我一度以为那只是他们哄我入睡的传说。直到这个暑假,我以“小小讲解员”的身份站在云和莫公祠前,才真正触摸到了那段鲜红的历史——原来,爷爷奶奶口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
我负责讲解的,正是东江纵队铁东大队在我们石水口的峥嵘往事。1944年2月,这支英雄的队伍就在我们村的云和莫公祠建立了秘密基地。大队长谢阳光、政委何清,带领战士们在这里策划行动、保护百姓、抗击日寇和伪军。他们的足迹东至广九铁路以东、南至东江以南,以石龙、桥头、石排为主要战场,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的心腹。
每一次讲解,我都仿佛能看见他们穿梭于烽火之间的身影:何清叔叔带队在桥头、企石、石排展开游击战;谢阳光叔叔用短枪队训练新兵,首战就在横沥火车站歼灭三十多名伪军!更让我激动的是,队伍从最初的七十人迅速壮大到四百多人,越来越多的农民、学生加入进来,真的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战越勇!
他们两度解放企石镇,端掉石排伪警察局,说服地方自卫军起义,还与兄弟部队配合在铁场村全歼伪军一个连……我常常一边讲,一边想象他们如神兵天降,哪里有不平事、哪里有敌寇,他们就打向哪里。
1945年日本投降后,铁东大队虽已离开,可红色的火种并未熄灭。村里组建了青年自卫队,在莫满乐队长的带领下继续推行“减租减息”,守护一方百姓,直到1949年桥头解放。而这段历史,也从此沉淀在我们祠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之中。
如今,作为红色教育基地,云和莫公祠静静地迎接着一批又一批来访者。我在榕树下听着老人们重复那些我早已熟记的故事,也在孩子们一声声追问里看见薪火相传的光。重走东纵之路,不再只是倾听历史,更是接过了一份使命。而我,正是这使命的讲述者、这精神的传承人——何其有幸,我能以这样的方式,与我们的英雄重逢。
作者:东莞市桥头镇中心小学二年级5班莫沅滢;指导老师:李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