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动,旌旗奋。峰下径陡,怪石嶙峋,纵队踏乱苔迹,稳步跃进,宿鸟未惊。山木苍朽,几番更迭,石阶焕然一新。我踏着前人足迹,寻东纵遗风。
石阶前,浮雕上,东江纵队浩浩荡荡行于壁上,有人振臂有人俯身,眉峰紧锁,神情凛然。驻足浮雕旁,不禁感叹东江铁流,辉煌犹在,伟绩长存。
堂门边,馆舍中,与墙上铭刻的《东江纵队之歌》迎面相望,这乐章曾为斗争点燃希望之光。耳畔如有高昂歌声回荡,磅礴的旋律在思绪中翻腾,我的手从层层衣袖中挣脱,以指腹摩挲每一句歌词不规则的凸起,微微泛冷,字字坚硬,我情不自禁哼唱起了这旋律,铁的意志顺着指尖回旋,拂去历史的尘埃,与我诉说。
展厅里,古迹旁,浸着浓浓铜色的刀剑枪支静静躺在展柜中。刀矛弯如茅草,锈迹斑斑,枪支仅有一臂长,样式简陋。几十年前,同胞们自制装备,纵使面临先进的枪林弹雨,也义无反顾。而落后武器的背后,是许多虽背负骤雨,仍渴盼晴天的热切双眸。
资料陈,遗物列,回想先烈曾在这条路上英勇歼敌,多少同胞赴汤蹈火,多少英雄舍生忘死,铁骨铮铮,意志昂扬。东江精神世世传颂,含笑的眉眼却永远埋葬在泛黄的照片中。展厅窗明几净,馆外高楼栉比鳞次。那是他们用鲜血淬炼的光景,以生命铺陈的奇迹,也是为数不多的遗物之一。
我幡然醒悟,推动时代的不是一段历史,而是同你我无异的生命——会为丰收而雀跃,会在母亲的臂膀下无忧欢笑,会因恐惧而颤悚。即便如此,也要擦干眼泪,为民族不再哀鸣,为百姓不再遭受不公,为让逃亡成为过去,为孩童不再因敌寇哭泣,拿起枪支,将历史撕开新篇,让华夏再沐朝阳。我鼻头一酸,孩童的泪水不再倒映民生疾苦,而是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愿景。今朝古树苍苍,茶香悠悠,苗鱼水稻,遍野黄红。今天的我们,因幸福而流泪。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再度回眸,诗篇血就。作为中学生,我们更要担起大任,承一份精神不朽,铸一片艳阳晴空。东江精神在我们的步伐中,永远鲜活,永远年轻。
作者:东城朝盛学校初中部初二2班刘夏恋;指导老师:时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