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1日,2025年沙田镇虫媒传染病应急处置演练在第三小学启动,整个演练过程组织周密,达到了预期效果。这场无缝衔接的应急响应,正是沙田镇近段时间扎实推进虫媒传染病防控、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的一次实力展现。
据了解,自虫媒传染病防控集中攻坚月行动开展以来,沙田镇通过系统性防控措施,以“四维聚力”为抓手,打出了一套组织严密、创新频出的“组合拳”,有效应对高温多雨天气带来的蚊媒孳生风险。截至目前,全镇布雷图指数(BI值)已持续稳定在较低值,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一盘棋”指挥调度
沙田镇将虫媒传染病防控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镇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防控专班,下设8个功能组,创新实施“五个一”工作法(每日一调度、一研判、一督导、一通报、一指令)。在此基础上,沙田镇系统建构“185攻坚作战体系”,以1个总体实施方案为统领、推进8大专项行动、出台5个成员单位工作指引,将全镇划分为131个微网格,实现镇村干部、党员和志愿者“入网入格”,做到分片包片、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一张网”覆盖到底
沙田镇构建“镇、村、组、户”四级联动机制,整合46个部门资源,建立三级督导和工作组。同时,将原有62个网格细分为131个防控微网格,组建1417人的村级入户队伍。此外,户级层面上推出“积分兑换”机制,发动1006名志愿者,创新推行“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台账,引导居民通过清理环境、举报隐患兑换生活用品,累计带动2.5万人次参与。
打好“三清一消”组合拳
沙田镇坚持清孳生源头、破传播条件、强消杀效果三者并举,打出“三清一消”组合拳。
全镇坚持“三清一消”综合治理策略,清理积水容器1.8万个,对310个户外轮胎进行钻孔处理,在4326亩菜田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严格实行垃圾“日产日清”,日均处理能力达800吨,整改987处卫生死角;累计出动3.8万人次开展消杀作业,利用无人机航拍生成“积水地图”,实现数字化精准管理。同时,科技赋能也成为沙田镇一大亮点,利用无人机航拍标注,生成“积水地图”,实现了对积水隐患点的数字化、动态化精准管理,整改完成率达100%。
筑牢“一道墙”阻断风险
沙田镇针对物流企业建立“一企一档”,严格执行“一车一消杀、一车一记录”。此外,沙田镇还建有500平方米应急物资储备仓,储备蚊香16.2万盒、超低容量机16台等物资,可满足1个月应急需求。
接下来,沙田镇将继续巩固现有成果,推动蚊媒密度BI值持续稳定下降。实现从集中攻坚到常态化、长效化转变,全力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活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