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肇庆市广宁县洲仔镇
有一个“王老吉”冠名的仙草基地,
这里生产“王老吉”凉茶原料!

日前,首个“王老吉”凉茶原料规范化种植基地在洲仔镇正式签约并揭牌落地。该项目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支撑、集体落地、农户参与”的创新模式。
该基地由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广宁县洲仔镇务水村经济联合社联合共建。

首个“王老吉”凉茶原料规范化种植基地
的揭牌落地,
是广宁县在深化“百千万工程”、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探索“绿水青山”
变“金山银山”的实践上
迈出的重要一步。
洲仔镇究竟有何优势?
广宁县洲仔镇生态资源优厚,
地处“中国竹子之乡”核心区,
竹林覆盖率高达88%,
形成天然的温湿度调节屏障。
境内呈弱酸性的砾质土,
年平均气温22℃、
年降水量1800mm的气候条件,
与凉茶原料“道地性”要求高度契合。

洲仔镇作为布渣叶野生药材的分布区域,当地山区有发现野生布渣叶树,当地人也有采集布渣叶的习惯。气候和土质都非常适合布渣叶的生长,特别是当地的早晚温差大,更有利于干物质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

而在产业基础方面,
洲仔镇近年来立足生态农业特色镇定位,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
做大做强“一中心两园三基地”
特色农业产业。
2024年11月,全镇率先实现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通过整治撂荒地,实现“小田并大田”,配套完善灌溉管网与农机通道,保障中药材种植高品质、高数量。




广宁县洲仔镇务水村
驻村第一书记洪升进行实地调研时,
发现在务水村有布渣叶种植的情况,
当地人叫作“破布叶”,
凭着对农业市场的发展敏锐度,
就联想到“王老吉”凉茶原料
包括有布渣叶。


了解到务水村有这样的资源禀赋后,
洪升带队到广药集团采芝林药业
进行需求调研,
发现布渣叶与仙草的市场前景不错,
经过初步洽谈,
采芝林药业亦有在洲仔镇
建设基地的发展意向。


广药集团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
作为我国中医药行业的翘楚、
广药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
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
技术实力和市场网络,
选择在洲仔镇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
体现了对广宁环境的充分认可。
驻镇工作队队长 陈相屹
“王老吉”凉茶原料基地,实施“仙草+晚稻”轮作的方式来推进产业振兴项目,仙草在3月初种植,8月中旬收割后,可以种上晚稻,刚好可以在今年年底前,收割一轮水稻,实现了一年双收。

为了建设更好的产业基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撂荒地整治为切入点,定制“稻+”种养方案,探索“稻菇共生”“稻菜轮作”“稻鸭兼养”用地模式,节本增效、种养双赢,相比传统水稻单种为农户亩均增收1500元。
项目采用“稻+”轮作的方式,实现一年双收,助力7个村集体收入均超20万元,带动就业6000人次。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助力,
亦是项目成功
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除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通过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前期投入9万元用于基地的种菜、
土地整理与通水通路通电,
为基地建设打下基础。

在技术支持方面,
选派经验丰富的南药种植专家
作为常驻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
为种植全过程
提供“零距离”技术指导和服务。
同时,利用学校先进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平台,
定期对基地环境进行质量安全监测,
确保产品质量。
据了解,基地该项目分两期建设,首期60亩已建成投产,其中布渣叶套种麻竹笋45亩,仙草15亩,预计2026年建设第二期60亩。基地聘请本地农户参与管理,并向周边农户免费发放种苗、组织农技培训,带动共同发展。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副主任、驻务水村第一书记 洪升
我们基地产销一体生产出来的仙草和布渣叶,有具体的销售渠道,大大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而基地实体化能让村民拥有在家门口有就业的机会,同时我们以企业签订的包收协议,预计为村集体带来15万元的收入,真正能够发挥联农带农的作用。
下一步,
广宁县洲仔镇将持续做好
“联农带农”工作,
建设中草药乡村振兴加工车间,
推广布渣叶和仙草种植,
解决种植和销售问题,
确保种植有效益、
农民有收益、产业有奔头!
来 源:广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