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光阴轮转,东江依旧滔滔奔涌,却仿佛回响着当年激荡的烽火岁月。1943年的一个深夜,东江纵队战士如疾风般悄然出现在东莞一处敌寇据点之外。枪声骤然撕裂了寂静,子弹如流火般在黑暗中呼啸穿行,当一名战士倒下时,热血染红了脚下温热的土地,也融入了身畔的东江之水,河水顷刻间好似奔涌着不屈的火焰。那一刻,东江作为无声的见证者,默默铭记下这一份沉甸甸的牺牲与坚韧。
这奔流不息的东江之水,早已化作东莞血脉中不灭的印记。遥望1941年6月,百花洞战场上硝烟弥漫,东江纵队战士们勇敢地迎着敌人猛烈的火力发起冲锋。那一场激战,不仅击碎了日伪军不可战胜的狂妄神话,也深深震撼了岭南大地,使东江纵队的英名镌刻进历史的丰碑。从此,东江纵队的旗帜如星火燎原,在东莞纵横交错的河网水乡间迅速燃起。在东莞,东江纵队的战士们如根须般紧紧扎在土地中,与百姓血脉相连。他们守护村庄的安宁,传递着希望的火种;多少东莞青壮年,毅然追随这面旗帜,义无反顾投入革命洪流之中。今日我凝望纪念馆中那尊战士铜像,刀刻般的风霜印于脸上,目光如炬穿透岁月——那正是东莞儿女以血浇灌信念的真实写照。东江纵队的英勇壮举,为东莞刻下了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在历史深处激荡起经久不息的回响。
而今迈步在今日东莞的大街小巷,东江纵队的精神早已融入城市血脉,如空气般无形却无处不在。在街头巷尾,老人们讲述着当年惊心动魄的往事,故事中那些英雄的名字总如星辰般闪耀;纪念馆中陈列着战士们简陋却闪耀着信仰光芒的遗物,每一件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学校中孩子们清澈的歌声里,也回荡着前辈们坚毅不屈的旋律。当我在纪念馆一隅驻足,眼前一封染血的家书让我久久不能移动脚步。信纸上字迹已被血渍模糊晕染,却依旧能辨出战士临行前对亲人的嘱托与对家园的眷恋。霎时间,热泪难以抑制地滑落脸颊,滴在展柜玻璃上——那字字句句如暖流注入心田,又似重锤敲击灵魂:原来我们安宁的晨曦,正源于他们用青春生命在漫漫长夜中点燃的火炬。
伫立东江大桥之上,眼前东莞的辉煌夜景如一幅流动画卷徐徐展开:两岸霓虹闪烁,江面倒映着城市流光溢彩的倒影,勾勒出盛世繁华的轮廓。可低头凝视,江水奔流不息,浪花翻涌不息,仿佛仍在轻轻呼唤那些沉入水底的英魂。八十载惊涛拍岸,东江之水日夜奔流,淘尽泥沙,却淘洗出历史中永不磨灭的忠魂——它们已融入我们脚下坚实的土地,化作城市筋骨里支撑屹立的钢铁。
这江水奔流不息的不仅是自然之力,更是不灭的魂灵与精神。它如一条时光纽带,一头系着血与火锻打出的昨天,一头连着我们每个人热切奔赴的明天:东江纵队的英魂在江涛中永存,他们以生命写就的壮歌,将永远在东莞的脉搏里回荡不息——提醒后来者,无论行至何方,亦不可忘记这江水所承载的牺牲之重与信念之深。
作者:东莞市塘厦中学高三23班周睿;指导老师:冯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