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镇生态治蚊添新招!食蚊鱼“上岗”切断蚊虫孳生链条
欢乐长安 2025-08-19 16:08:19

蚊虫传染病防控又有新做法!近期,长安镇有关部门和社区向人工湖和公园水体投放食蚊鱼,利用食物链生态制约方式,保护环境的同时,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链条。

万条食蚊鱼“入驻”文化阵地

守护休闲环境

近日,为持续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减少市民蚊虫叮咬隐患,长安镇文化服务中心向长安公园人工湖等文化阵地的水体投放约一万尾食蚊鱼。

图片

长安公园等文化阵地环境优美、植被茂密,水体周边更是清凉舒爽,是夏日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但同时,此种环境也极易孳生蚊虫。

图片

在水体中投放食蚊鱼,能有效缓解蚊虫孳生,减少灭蚊剂等化学药剂喷洒频次,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市民健康安全。

图片

据了解,食蚊鱼又称柳条鱼、大肚鱼,为小型淡水鱼类,体长15.5~37.5毫米。喜吞食孑孓(蚊子幼虫),是蚊虫的天敌。当水温适宜时,每条鱼一昼夜可吞食蚊子幼体40~100只,最多能吞食200多只。利用食蚊鱼灭蚊,既不污染环境,又能把蚊子幼虫消灭在水体里,可有效地控制蚊子的孳生。

“灭蚊尖兵”上岗

构筑生态防护屏障

近日,厦岗社区为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引入环保新力量。8月15日上午开始,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分别在北塘公园、南湖公园开展食蚊鱼集中投放活动,为居民生活环境构筑一道动态“生态屏障”。

图片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精心培育的食蚊鱼苗投放至公园水体中。这些不起眼的小鱼实为高效的“天然灭蚊工”,通过持续捕食水体中的孑孓(蚊虫幼虫),从源头抑制蚊虫繁殖,实现“虫口夺安”。

图片

据工作人员介绍:“厦岗人工湖较为封闭,水体流动性不强,鱼苗以蚊卵和蚊子幼虫为食,有助于消灭水体中的蚊卵和蚊子幼虫。”

投放食蚊鱼充分发挥了生物防治的绿色优势,以“以鱼控蚊、以鱼护水”为核心策略。一方面致力于降低蚊媒疾病传播风险,另一方面促进水体生态平衡,避免化学药剂污染,为居民打造健康、宜居的公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