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冯俊逸《薪火照华夏,丹心映山河》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8-19 15:17:33

秩秩薪火,可燎中原;幽幽华夏,尽绽脊梁;巍巍高山,盛放繁花;莘莘儿女,孕育未来。东莞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也传承着不灭的精神火种,每一寸肌理都流淌着红色血脉与奋斗热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走进林则徐展览厅,看到一幕幕的往事攫住了我的心:道光年间,鸦片如毒瘤,被包装成“福寿膏”,荼毒国民,国家陷入苦难深渊。国家如同身上鸦片之瘾一样,导致中国民穷,国民苦不堪言。1839年6月,林则徐临危受命,赴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时,渔夫们把鸦片投入水塘,石灰翻涌,气泡沸腾,23天内,19187箱、2119袋,共2376254斤鸦片化为乌有,这如雷霆之势的行动,敲响了禁毒的警钟,彰显民族抗争的决心。

“哥哥,哥哥,像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应该要像他学习。”

我亲切的目光投向妹妹,自豪地说:“是啊,除了林则徐爷爷,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1952年,邱少云与战友潜伏敌后。敌人的燃烧弹袭来,火焰瞬间吞噬他的身体。身后虽有小水沟,可他为保任务、护战友,咬紧牙关,任烈火焚身,三十多分钟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他以血肉之躯,将奉献刻入骨髓,化作红星,永远闪耀在人们心间。1941年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1946年,15岁的刘胡兰面对铡刀,英勇不屈;1948年,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先辈们以命相搏,拼出新中国,守护这繁荣根基。革命先辈们拿命拼出一个新中国,捍卫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走出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侵略者的残暴与丑恶,让每一个平凡的小人物都可能成为英雄。

忆往昔,山河破碎。我观看《南京照相馆》的电影,看到一幕幕难以忘怀的战争画面。照片记录着血腥屠杀的残酷画面,有杀人竞赛中侵略者狰狞的面孔,有他们强迫百姓摆拍的虚假“亲善照……这些照片记录的是历史黑暗时刻,是南京屠杀30万冤魂的呐喊,是铭记牺牲生命的英雄。民族英雄如微光聚炬,唤起民众。李大钊传播新思想,陈独秀振臂高呼,千万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以热血驱散黑暗,让华夏儿女的勇气,在疆场绽放。

看今朝,东莞的发展,是精神传承的生动注脚。松山湖科技园里,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就像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解粮食之忧;邓稼先研制“两弹一星”,筑国防之盾;为城市进步拼搏。他们在实验室里日夜钻研,为东莞的科技、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深夜的办公室里,他(她)戴着老花镜,和年轻教师逐字打磨教案;课后服务时间,又耐心辅导基础薄弱的学生,用坚韧与奉献,传递着担当……

个体微光,汇聚成海。新时代的东莞少年,当以先辈为榜样,把精神密码刻进心里。若天下安乐,我们发愤读书——像钻研难题时那样,练出过硬本领;若有需要,我们也能像先辈一样舍生忘死。让东莞的红色薪火,在我们手中烧得更旺。

作者: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六年级6班冯俊逸;指导老师:何凤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