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整治是洪梅人大今年重点监督工作,“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月期间,洪梅人大打好监督“组合拳”,落实“有效机制+有形支撑+有力监督”措施,构建群众有需、人大有心、政府有力的民生实事推进闭环,加快推进雨水管网和防涝设施提升工程。
察民声 积水整治纳入十件民生实事
察民声、听民情。洪梅人大通过常态接访、动态走访、数字手段,拓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渠道,铺开民意收集网络,畅通民意表达路径,为监督工作充实“民意数据库”。
常态接访保密度。发挥10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和1个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的阵地作用,搭建多形式“代表-选民”间的民意沟通平台,确保群众意见表达通畅,强化线下民意收集力度。今年以来,洪梅人大已组织人大代表265人次,到联络站开展常态接访群众活动72次,经统计,收到关于低洼点整治方面的共性建议7条。
动态走访提精度。以流动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的方式,组织开展“民意‘码’上办,代表马上办”线下设摊接访群众活动,让人大代表到各村(社区)“面对面”向群众问需,活动征集到群众关于加强停车管理、增设消防应急设施、低洼地区整治等意见建议12条。同时,组织人大代表走访视察达瑞、莞台、诺高、顺联化工等多家企业在建项目,及时收集和反馈企业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道路施工进度及整治周边低洼点积水方面的相关意见建议。
数字手段提广度。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带动民意表达效率化,依托线上人大意见收集平台,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33条。
经过广泛深入收集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结合洪梅镇人代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局部积水整治问题,由全体代表票决通过,成功推动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以“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中的其中一个子项,成为2025年洪梅镇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强监督 打好“防汛攻坚战”
洪梅镇人大强化问题导向,以信息共享、会商研判、问题转办等机制,发挥“人大+部门”工作合力,全力打好“防汛攻坚战”,解决群众所急所盼。
一线视察把握问题根本。7月31日,洪梅镇人大组织代表集中视察疏港大道煌上煌路段,察看排水管网升级、雨水泵站建设等工程进展,详细询问施工进度、技术方案及应对雨季的临时措施,督促施工单位加快建设。
座谈沟通了解整体情况。目前,洪梅镇易积水点登记在册共有12处,其中较为严重的有3处。洪梅镇人大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部门整治工作情况汇报,提出意见建议。
针对现状问题,洪梅镇相关部门给出了积水点整治方案,并结合市、镇相关工程同步实施。一是总投资约3100万元,实施东莞市东江下游片区水质提升及排水管网提质增效项目(一期)(四标段)工程。二是投资721.78万元,实施东莞嘉荣配送中心周边配套工程。三是投资3000万元,实施洪梅镇2023-2025雨水分流一期工程。
“积水整治是整体工程,也是重大民生工程,要精准施策、系统治理,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切实提升防汛防涝能力。”洪梅镇人大有关负责人表示,打好监督“组合拳”,洪梅镇构建了“群众有需-人大有心-政府有力”的民生实事推进闭环,汇聚起打好“防汛攻坚战”的合力。
洪梅镇人大表示,将持续关注防汛工作及水利工程建设进展,以长效监督推动长效治理,助力查找不足、补齐短板,推动雨水管网和防涝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