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300+|把握每一次产业发展机遇:金坤新材料的“变与不变”
东莞+ 2025-08-18 15:55:18

稀土永磁材料是目前已知综合性能最优的永磁体,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用量少(占产品成本约5%~10%),但对产品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说是每一步都在风口上,3C数码、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每个新兴产业我们都有为客户解决特殊需求的能力。”东莞金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坤新材料”)董事长陈亮向记者表示。

金坤新材料位于东莞道滘镇,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稀土磁铁制造及应用方案服务商,新三板上市企业,拥有丰富的磁性材料行业研发、制造经验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成立多年,赛道在变,敢于创新的勇气和精神从未改变。

快速切入新赛道,做业界领先的产品

陈亮是金坤新材料的董事长,也是创始人。10多年前,陈亮发现日本企业垄断了钕铁硼专利,“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卡脖子’问题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亮创立了金坤新材料,希望能够取得技术突破,在磁铁行业创出一条新路。

2015年落户东莞后,金坤新材料始终深耕稀土永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凭借深厚的磁性材料行业经验、精湛的制造技艺以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公司取得了较快发展,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成为合作伙伴。

2023年4月,金坤新材料荣获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颁发的“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证书,其产品名称是折叠屏铰链永磁体组件。其客户已经覆盖三星、微软、亚马逊、谷歌、华为、小米等消费电子几乎所有头部企业;获奖背后,是金坤新材料对于技术的专注和坚持。

彼时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十分不景气,出货量同比下降明显,但折叠屏手机成了一个“闪光点”,出货量大增,折叠屏手机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折叠屏铰链永磁体组件作为折叠屏手机的重要零部件,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手机的使用寿命。

那时,国外某智能手机客户想定制一批折叠屏铰链永磁体组件。“因为客户要求很高,一天修改完善了10多次方案,每改一次都要重新开机器打版,意味着前一次的材料全都耗费了,我们没有退缩,尽全力配合,最后终于做出了符合要求的东西。”陈亮回忆说。在他看来,制造业企业就是要苦练“独门绝技”才能在市场有一席之地。

今年3月,一款能行走、能干家务、能聊天,还能搬重物的人形机器人在国外上市,之所以能灵活“活动”,金坤新材料为其量身定制的关节磁组件功不可没。

时间回到2019年,金坤新材料携手国外知名机器人公司,共同开启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从2019年至2024年底,这五年间,金坤新材料团队在面对磁路设计的复杂性与重重技术难关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与卓越的创新能力。他们不断突破自我,最终成功研发出专为机器人颈部、肩部、肘部及腰部等关键部位设计的关节磁组件,解决了人形机器人灵活性问题,让人形机器人得以量产并面世。

选定发展路径,持续发力创新

踩住每一个风口的背后,是金坤新材料多年的技术沉淀和试错精神。陈亮回忆道,2018年,公司决定集中资源攻关车规级磁体,与北京大学和广东机电职业学院共建联合研发中心,2019年产品通过IATF16949车规认证,切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此外,公司还建立了“需求-研发-中试-迭代”四维响应机制,缩短技术产业化周期至3个月。

目前,金坤新材料在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累计获得23项国内发明专利和3项美国专利,其石墨烯改性技术更是填补了国际空白。公司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购置先进设备,仅需200余名员工即可完成同等规模企业800至1000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陈亮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加大在设备购置和人才引进方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打造“人才磁场”效应,做有温度的企业

“我一直认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据了解,金坤新材料团队中老员工占比极高,全年的员工流失率不足5%。陈亮说道,企业能长久地留人,是因为员工对于公司都有满满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陈亮本人非常好学,他也常常鼓励员工不断提升学历和技能,甚至拿出了真金白银的实际行动去鼓励。在金坤新材料,有一项隐形福利:员工参加培训和学习的路费、食宿费全包,自学考试请假也不扣工资。

除了员工学习有奖励外,家属也可以享受。每年的8月底,公司都会隆重举行奖学金颁发仪式,为当年考上大学的员工子女们颁发奖学金。这是自公司成立以来就实行的一项制度,鼓励莘莘学子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有真才实学、懂得感恩,有能力回报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以大学学习为新的起点,再攀高峰,早日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除了公司内部奖学外,在公益助学的道路上,陈亮也一直在努力。

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梦想是做一个名为“希望教师”的公益项目,资助或培养一批优秀的,有志向的年轻教师,毕业后到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任教,为我们国家培养更多人才。“改变一个学生只改变一个家庭,但是改变一个老师可以改变很多家庭。”陈亮说道。

文字:肖郅朋 图片:肖郅朋、受访企业供图 视频:东莞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提供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