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江:“两热”防控的昼与夜,总有他们的身影
魅力万江 2025-08-18 10:38:07

 

 

当前,正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季节。万江街道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等齐齐上阵,扎进防控一线,上午上门入户派物质讲防护下午蹲守角落做消杀扫黑点,与居民群众一同筑起防蚊“安全网”。

 

 

早晨

是蚊子活跃的高峰时段

他们化身“蚊虫侦探”

通过投放诱蚊诱卵器

开展布雷图指数监测等方法

获取区域内成蚊、幼虫密度等关键数据

为后续防控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紧接着

又拿着宣传册

站在了居民楼前

 

楼道里、小院中

他们挨户走访

手里的登记本记满了

“花盆托盘需清理”

“水生植物每周换水”的细碎提醒

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

还顺手帮着倒了积水

 

 

 

 

日当正午,热浪涌来

他们利用网格管理机制锚定靶点

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想方设法快速切断传播链

 

社区的闲置空地、小区的排水沟

都是他们的“主战场”

 

他们有的忙着清扫积水

有的负责撒粉消杀

还有的负责点燃蚊香驱除蚊虫

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

身上的汗水浸透了衣衫

 

 

 

午后

他们沿着街巷一路清理过去

翻盆倒罐、冲刷死角

连垃圾桶旁的缝隙都没放过

 

 

 

夜幕降临时

商户们的灯次第亮了起来

党员干部们又转去了夜市、便利店

 

商户们忙着招呼客人

他们就趁间隙凑过去说几句

把“夜间收摊后清理容器”

“定期给后厨消杀”的提醒

挨家挨户告知

 

 

 

直到深夜

街上的人渐渐少了

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脚步往回走

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

手里的登记本上

又多了不少商户的防控承诺

 

 

 

从白昼到黑夜

他们冲在防控一线

 

他们说

只要能让居民少受蚊子侵扰

守住大家的健康

多跑几趟、多忙一会儿,值!

 

无声的守护

就是最动人的担当

社区的干净透亮里

藏着他们最实在的功劳

 

高温多雨季

防蚊灭蚊不能松懈

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清积水、灭蚊子、防叮咬 

全覆盖、无死角

共建健康美丽万江

 

雨后清积水

是防蚊灭蚊的有效手段

🚫🦟🚫

哪些地方需要特别关注

给大家来支招

👇👇👇

 

下雨后
全面清理积水“育蚊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花盆及托盘:花盆底盘、观叶植物盆栽积水

 

 

室内容器:废弃塑料盒、玻璃瓶、泡沫盒、金属罐、一次性水杯

 

 

庭院积水点:旧轮胎、瓦砾、落叶堆、假山水池、闲置水桶

 

 

下水道与排水沟:地漏、排水沟、明渠、内涝河段

 

 

公共设施:空调外机顶、消防栓底座、路障底盘

 

 

其他隐蔽处:竹管、树洞、井盖钥匙孔、电梯井

 

 

 

 

下雨时
重点灭杀室内成蚊

 

 

 

重点部位:室内公共场所、地下室、停车棚、楼梯间、堆放杂物墙角、阴暗阴凉场所等。

 

 

锁住入口:检查并关闭所有门窗缝隙,确保纱窗无破损,杜绝蚊虫“随雨”入内。

 

 

清理藏蚊区重点排查地下室、楼梯间、储物间、家具背后等阴暗潮湿角落,清空所有积水容器。

 

 

强化防护:在卧室、客厅等常用空间配备蚊帐或捕蚊灯,及时清扫院子落叶与堆积杂物,消除蚊虫藏身之地。

 

 

 

雨天灭蚊
“三要四不要”

 

 

 

要重点 巡查易积水区域

查低洼处、排水沟、屋顶排水槽等,确保排水畅通,避免形成新孳生地。

 

 要关注  高风险区域

垃圾站、绿化带、建筑工地、花卉市场、废品收购站、废旧轮胎堆放点白纹伊蚊活跃区,雨停后优先处理。

 

通知居民检查自家阳台、庭院积水情况,及时清理。

 

 要针对 虫隐蔽处灭蚊

屋檐下、排水沟缝隙、废弃轮胎内侧、建筑外墙凹凸处、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

 

 不要忽视  小积水

瓶盖大小的积水即可孳生蚊虫。

 

 不要只依赖  成蚊杀灭

单纯化学杀灭成蚊效果有限,必须配合清理孳生地,否则几天后新蚊又现。

 

 不要在降雨过程中  盲目喷洒药物

雨水会稀释杀虫剂,降低药效,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不要忽视 护细节

作业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居民关窗收衣,避免药物接触皮肤或吸入。

 

撰文:何敏怡

编辑:何敏怡

摄影:何敏怡、韩磊、徐艳阳

设计:韩磊

部分图片由相关部门、社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