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12时
随着南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
在喜庆的鞭炮声中
东莞263艘渔船开足马力
争相驶向蔚蓝深海


沉寂三个半月的渔港再度沸腾
马达轰鸣、海浪翻涌
渔民们满怀期待开启新一轮“耕海牧渔”的征程
而市民翘首以盼的“海鲜自由”也终于回归


清晨5点
虎门新湾渔港已灯火通明
渔民们早早登船
检查渔网、填充冰舱、搬运补给
空气中弥漫着咸腥的海风与柴油味
交织成独特的“开渔气息”





80后渔民张志强是虎门新湾的“网红渔夫”,因家族四代专捕鱿鱼,被当地人称为“鱿鱼哥”。开渔前夜,他和3名雇工忙到凌晨,将约2000斤的8块冰块填满船舱,又备足了2包大米、几十斤蔬菜和鸡蛋,甚至没忘带上几箱可乐。“在海上干活,冰可乐就是‘续命神器’!”他笑着拍了拍船上的小冰箱。
张志强的粤东莞渔61018 ,是东莞第一批玻璃钢纤维渔船,主要在深中通道附近海域作业,每次出海至少10天。“现在休渔结束,第一网肯定丰收,说不定能捞到野生大龙虾!”他信心满满地系紧缆绳,转身发动引擎。
65岁的何叔是渔港里最年长的船长之一。凌晨6点,他就蹲在甲板上修补渔网,粗糙的手指灵活地穿梭于网眼之间。“我16岁就跟着父亲出海,一晃就快50年了。”他感慨道,“以前哪有定位系统?全靠看星星辨方向,现在科技发达了,但大海的脾气一点没变。”
何叔回忆,最久的一次,他曾在海上连续作业一个多月。“如果渔汛好,谁舍得回来?”他笑着说,“不过现在珠江口的小渔船当晚就能回港,明天(8月17日)中午,虎门、沙田的码头肯定挤满抢鲜的商贩!”
随着渔船陆续离港,东莞各大海鲜市场也已摩拳擦掌。在虎门水产批发市场,商贩陈阿姨正忙着清理摊位。“明天第一批‘开渔货’就到,肯定有黄脚立、马鲛鱼,说不定还有野生斑节虾!”她兴奋地说,对渔民出海充满期待。
▏摄影:张伊琳 潘畅
▏文字:周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