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没有积水,也没有垃圾,村里来人检查合格,我领到了一包10斤的大米。”8月15日上午,在横沥镇村尾村喜庆堂前,年过七旬的吴巧璋和叶继祥都拿到奖品——一包10斤的大米。他们现在不光把家门口搞得干净整洁,还加入了村里的志愿服务队。
▲村民叶继祥(左)和吴巧璋(右)拿到奖品——一包大米
村尾村位于横沥镇东北部,是个面积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00人,常住人口约4万人的普通村落。该村因地制宜做好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成为东莞第7期“莞雁学堂”的现场教学点,让各镇街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开眼界。
“村里老房子多,旧村旧围既是环境卫生黑点和盲点,也是防蚊灭蚊的重点和难点。”村尾村党委书记叶茂权坦言:“在村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曾经上热下冷,许多老年人不理解。”
村尾村党委下好防蚊“一盘棋”,迅速制定精准作战方案,组建6支党员先锋队覆盖全村网格,每个网格由“村党员+机关单位党员+网格员”组成队伍,负责区域内的消杀、清理和宣传工作。叶茂权笑着说,“我自己拿起扫把,和大家一起清理垃圾、清扫积水。”
7月27日,村尾村党委还推出《村尾村防蚊灭蚊奖励方案》,要求村民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家庭和自有住宅、出租屋、空置房、闲置地、农田农场等的防蚊灭蚊和卫生管理。主动落实逐栋逐层逐间,全覆盖开展防蚊灭蚊。村委会工作人员不定期入户检查,第1次检查合格后,每户奖励10斤大米;第2次检验合格后,每户奖励50元;第3次检验合格后,每户奖励5斤食用花生油。
党员干部带头,一级带着一级干。村民群众、企业员工、热心志愿者,大家都行动起来了,不仅清扫自家的房前屋后,还对出租屋、商铺、农贸市场、企业厂房、巷道等区域进行清理、消杀。尤其是村内的老人家和家庭妇女,全部带动起来了,卫生意识明显提高。吴巧璋笑着说:“以前是‘要我做’,现在是‘我要做’,清扫干净了,环境好了,不仅可以拿到奖励,自己住得也舒服。”
▲房前屋后的闲置地成了小景观
与此同时,针对旧村旧围老房子坍塌、闲置地多、边角地多的现状,村尾村8月份还推出“以租代管”计划。“一方面,将村民手中的闲置地、边角地统租起来,给予一定的租金,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把这些闲置地块和边边角角管起来,合理规划利用,打造口袋公园和停车位。”叶茂权说:“这样有人管理,还可以利用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村里以租代管,大家放心。”吴巧璋说,村里好多人家建了新房,搬了家,但旧房子坍塌,没人管,垃圾成堆,成了蚊虫的天堂。现在村里接手管理,种上了草皮,有的还栽上了荔枝、龙眼树苗,环境好了,大家都喜欢。
目前,村尾村开展入户检查630次,检查630户,累计发放大米6300斤。许多村民主动来问,主动要求检查,了解第二轮检查。“村民之间形成良性比较,争当文明卫生户。”叶茂权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