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两山”理念,解码大湾区绿色经济密码
大湾区之声 2025-08-15 16:53:14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发展绿色经济基础最好的区域。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方面筑牢生态屏障,提高森林覆盖率,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每年为香港供电1/4

来这里看那一抹“五彩斑斓”

 

在大湾区有一个地方,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又实现了清洁能源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就是位于深圳大鹏半岛大亚湾核电基地

多年来,大亚湾核电基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长期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在基地陆地及周边海域形成了物种丰富的生态圈,陆地及海洋物种超过200种。

 

从1994年全面建成至今,大亚湾核电基地累计上网电量已超1万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3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8亿吨。平均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千瓦时,占香港社会用电量的1/4,为建设绿色低碳的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注入绿色动力。

 

“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肇庆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活的自然博物馆”和“物种宝库”,它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在98%左右,记录有高等植物2291种(其中野生高等植物1948种),有兽类43种、鸟类277种、爬行类59种、两栖类23种;有大型真菌836种、鱼类25种、已鉴定的昆虫996种,这里就像一座大自然博物馆,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鼎湖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一年四季游人络绎不绝。保护区内的优质水资源还促进了地方饮用水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从多个方面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大湾区为全球湿地保护
贡献“中国经验”

 

广东拥有190万公顷湿地,孕育万千生命,是中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1.14万公顷红树林筑起“海上长城”。2022年,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助力全球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图片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消浪护堤、保护渔业资源、净化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储存滨海蓝碳、丰富海岸景观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被誉为“海岸卫士”。

 

大湾区以保育红树林这片珍贵的“海上森林”为契机,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湾区实践。

 

  • 珠海淇澳岛拥有近500公顷红树林,生态旅游、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片绿色屏障已成为区域经济绿色引擎;

 

  • 江门台山构建起30公里红树林景观带,打造万亩级多功能示范区,融合生态保育、养殖与旅游等多种产业;

     

  • 惠州则完成了全国首宗红树林碳汇交易,以市场化机制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近年来,红树林的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在大湾区沿海城市有序展开。深港的保护机构、大学等积极携手开展了一系列交流与合作,促进大湾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共享共治。这些不懈努力与创新成果也为全球湿地保护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开发、利用好生态环境就是积蓄财富。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其价值巨大,不可估量。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经济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