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中堂镇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在中堂镇江南社区召开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座谈会。中堂镇党委书记谢伟良、新塘镇党委书记陈健东参加会议并深入交流,就完善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达成初步共识,为筑牢两地虫媒传染病防控屏障凝聚合力。
江南社区位于中堂镇最北端,与新塘镇相邻,地处莞穗交通要道,素有“东莞北大门”之称。社区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2万人,外来人口占比超93%。辖区内聚集了1285家工厂企业、917间商铺及804间出租屋,以牛仔服装加工、商贸物流和租赁经济为主,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性大,让社区治理及疫情防控面临较大压力。针对跨区域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两地经过深入探讨,形成四项共识,守护两地群众健康安全。
强化病例信息与重点人员管理。两地将建立病例信息实时共享、跨市通勤人员信息互通机制。依托公安“二标四实”系统全面统计通勤人员信息,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一旦发现病例,双方及时通报,由发现地医疗机构跟进病例诊治与流调。同时落实出租屋房东管理责任,发挥药店、诊所等“哨点”作用,及时发现并上报可疑发热病例。对主动报备的发热病人提供免费接送就医、免费检测、康复礼包等“温暖换线索”服务,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落实首诊负责制。进一步压实属地防控责任,明确由病例发现地的医疗机构负责病例的全程处置,涵盖病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健康管理等环节,杜绝推诿延误。两地卫健、疾控部门同步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接收病例信息后第一时间启动处置流程,处置结果及时反馈,形成闭环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传播风险。
同步开展灭蚊消杀。两地同步开展灭蚊消杀,并统一作业标准与频次。每日早7时至10时、下午4时至7时同步开展全域灭蚊消杀,采用统一药物配比与作业流程,确保防控标准一致。针对跨界道路、河道、排水沟、闲置地等易积水区域开展联合排查清理,做到边界无空档、死角全覆盖;对重点风险区域实行“发现一处、消杀一处、复查一处”闭环管理,在灭蚊高峰期增加作业频次,提高防蚊灭蚊成效。
推进防控资源共享互助。发挥江南社区无人机和数字化治理系统的优势。江南社区目前已建成的数字化治理系统,可直观呈现全域建筑布局、屋顶及环境卫生状况,为精准定位积水点、统筹防控资源提供数据支撑。该系统将为新塘镇久裕村、大墩村、泥紫村等提供楼顶积水、卫生死角的快速排查支持,并协助绘制二维平面图,助力科学制定消杀方案、统筹防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