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寮步镇香市中学 黄俊皓《换了人间》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8-15 12:28:07

往事不堪数,日寇扬鞭,历史长河有遗篇,国泰民安今已是,终是换了人间。前人血撒岭南土,百年光阴转瞬去,国家昌盛,民生安宁。 ——题记

我站在东江纵队纪念馆前,清晨的日光夹杂着雨后的湿意,让我仿佛透过时空的罅隙看到了写在羊皮纸上的巨石般沉重的历史;清风徐来,拂过我的耳畔,仿佛先烈趴在我的耳边向我提问:这今朝盛世,可如你我所愿?面前的望不见尽头的表面爬满青苔的石梯似那历史长河此起彼伏的内容。

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上石阶,雨后还未干的石阶加之表面附着的青苔令我三番五次险些跌倒。艰难地登上石阶的顶层可算是见着了纪念馆的面门。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东纵对歌,我停下脚步看着这块铁皮上的文字,那是先烈的英勇,那是先烈的鲜血,那是先烈的精神。步入展厅,先是东江纵队的历史,其次是人物塑像,再是部分作战情况的塑像,随后是先烈们留下的物件,每一部分皆有其历史描述。每个文字,每个塑像,每个情景,看得我是咬牙切齿,那一个个浴血奋战的战士们浮现于眼前,一种气愤与心痛在我心中横生,那是对侵略者的疾恶如仇,是对每个牺牲于抗战中的战士的缅怀。

左手边写着历史背景的铁板,右手旁是文物或者金属塑像,愿过去的历史在人们心中留下如钢筋铁板般的印象。

我边走边读着那一情景的历史描述,那钢铁塑像以及音响播放的战机的轰鸣声在文字的协助下变得“活”了,那些老物件:生锈的铁壶、褪色的衬衣、残破的军服、被今人戏称为“烧火棍”的枪械、不再锋利的匕首……这些老物件给人的感觉各有不同,有对现今繁荣的感慨,有对先烈英勇的赞叹,有对今朝和平的庆幸。

从东江纵队纪念馆中走出,空气中仍带有水汽,斜照下来的阳光像历史神秘的面纱,透过这层面纱,我看向历史,我从它那深沉的眼中望见了先烈们的事迹,望见了生命处于倒计时却仍要为信仰留下火种的战士们,望见了身负重伤却仍要用最后的力气捍卫中华疆土的前人们,望见了注视着我们的漫天英魂。

羊皮纸写不完每个为国牺牲的魂灵,那短短几行字便写完了整个东江纵队;时间磨不灭每个为国而战的战役,那小小的钟表便转过了百年的时光;离去时,我恍然大悟:羊皮纸不过是一个载体,钟表不过是一种形式,生命当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它是灵魂执着的热血,是信念照亮的黑暗。真正的生命不是孤岛上囚禁的躯体而是会为他人、国家、理想而燃烧的蜡烛,它有着超脱时间的力量。

或许,褪色军服上褪色的红星想要教会我们生命的意义,在新的时代,仍要像先辈们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作者:东莞市寮步镇香市中学初二2班 黄俊皓;指导老师:陈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