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百年艺魂,匠心呈现!这位文化馆前辈笔下的东莞难得一见
东莞+ 2025-08-14 09:38:33

从《民兵李胜》(连环画 1949)、《渔女春秋》(连环画 2000)到《水乡之夏》(白描 1974)、《南岭多娇》(白描 1988),再到《望可园》(国画 1972)、《春到莞城》(国画 1973 )……扎根乡土的创作题材,丰富多元的表现形式,跨越数十年的创作历程,将作者的乡土情怀与赤诚之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8月13日,“百年艺魂”——纪念郭同江诞辰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东莞市文化馆东展厅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东莞市文化馆主办,系统梳理新中国第一代农民画家、广东省连环画代表性人物郭同江七十余载的艺术发展历程,展出涵盖连环画、国画、宣传画、水彩画等形式的珍贵作品70余件(组),展览将持续至8月26日。

郭同江(1925-2003),广东东莞人。曾担任东莞县文化馆美术组负责人、副馆长,《东莞画报》主编,东莞市文联副主席、美协主席等。1955年加入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并当选理事,1958年成为中国美协理事,1983年当选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广东省连环画研究分会常务理事,被誉为“连环画一代宗师”。

郭同江自幼自学绘画,于1951年起在农业生产劳动之余,利用点滴业余时间从事连环画、宣传画、中国画创作,以自编自画的连环画为主,作品在《华南文艺》《连环画报》上发表。

虽一生未进专业院校,但郭同江却凭借一线农村生活经验和独创的“默记默写法”,自编自绘,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罕见的“双自型”艺术家。其一生创作的作品达2.5万幅。

本次展览精心遴选郭同江各时期代表画作70余件(组)。这些作品,线条质朴,人物生动,浸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时代精神,宛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广东乡村风情画卷与社会建设史诗长卷,是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与人民精神面貌的宝贵视觉文献。

郭同江的作品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岭南农村生活与劳动场景,生动记录了岭南农村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史料价值。

郭同江是个绘画领域的“多面手”,尤其擅长以连环画讲述民间故事,风格质朴写实,贴近群众生活,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深受大众喜爱。连环画《民兵李胜》是其发表的首部自编自绘作品;连环画《七婶和全胜婆》为广东出版的首部连环画单行本;长篇连环画《渔女春秋》被改编为电影剧本,生动展现珠三角水乡生活与时代变迁。

时至今日,重温郭同江的连环画作品,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质朴力量与真挚情感,这正是艺术超越时空、直抵人心的魅力所在。

“谨以此展,向郭同江先生非凡的艺术人生致敬,向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致敬,亦期冀观者能从这些跨越世纪的画作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艺术真谛,共同守护与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展览前言,深情道出东莞市文化馆举办此次展览的初心。

欢迎大家走进展厅,走近郭同江这位“泥腿子”画家,感受其炽热的乡土情怀!

文字:赵水平 图片:张伊琳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