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早晨,高埗镇欧邓村的阳光刚爬上窗台,村民莫女士已经习惯性地俯身检查门前花盆的底盘。她麻利地倒掉积水,又为水养植物更换新水,随后拿出手机拍下清理后的场景,熟练地登录“和美乡村”小程序上传照片。“勤清理积水既能防蚊子,还能赚积分换奖品,一次就能得20分呢。”莫女士笑着说。

这生动的一幕,正是欧邓村创新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缩影。
夏季是虫媒滋生的高发期,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防控压力陡增。以往,村里通过宣传、巡查督促村民“翻盆倒罐清积水”,今年7月,欧邓村换了个思路——依托数字化平台,将村民的日常防蚊举动与“积分奖励”挂钩,用“软激励”撬动村民的主动性。

“现在街坊邻里碰面,常会比一比谁的积分高,大家互相督促做好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既提高了我们村防蚊灭蚊工作效率和防控精准度,更培养了村民长效卫生整治的习惯。”欧邓村党总支副书记谢雪仪介绍,结合虫媒传染病防控需求,村里在“和美乡村”小程序上线防登革热专题活动,村民每日清理积水点、保洁庭院,或是定期更换水养植物用水,拍照上传并经审核通过,即可获得20积分。累计积分100分以上,可在积分商城兑换相应的纸巾、电蚊拍、养生壶、电磁炉等奖品。

这种“积分制”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让村民从“要我做”的被动管理,彻底转向了“我来做”的主动参与。
如今,行走在欧邓村,家家户户主动做好门前环境卫生,以往常见的闲置盆罐、积水容器不见踪影。“现在看到一摊水,第一反应不是绕开走,而是赶紧清理,这已经成了生活习惯。”村民莫女士说道。

更让人欣喜的是,“和美乡村”小程序的积分制已不止于防蚊。在谢雪仪看来,这种模式成功激发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目前已拓展到门前三包整治、暑期公益培训、庭院美化等多个领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单个行动到习惯养成,欧邓村用小小的积分,“兑”出了防蚊控蚊的大效能,更“兑”出了一幅干净、和谐、充满活力的和美乡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