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下午,由东莞市委组织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的第7期“莞雁学堂”在横沥镇村尾村举行,落实市委关于虫媒传染病防控部署,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课堂教学+一线参观+现场教学”方式,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筑虫媒防控堡垒”进行学习交流。各镇街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约50人参加。
课堂教学上,横沥镇村尾村党委书记叶茂权分享介绍防控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经验做法。村尾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全员攻坚,组建6支党员先锋队覆盖全村网格,凝聚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志愿者等力量,齐心协力开展消杀、清理和宣传工作。特别是,村尾村党委创新推出奖励措施,构建长效防控机制,有效促进村民群众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从“督促检”变成“要求检”、从“动起来”变成“好起来”。
课堂教学后,参加活动的人员步行参观村尾村旧村改造整治点,实地感受虫媒防控成效,体验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变化。市委组织部相关领导在现场传达了市委近期关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有关部署和安排,要求大家要切实扛牢责任,强化担当,高效做好工作落实,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随后,市委组织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市农业农村局的相关同志还随机对村尾村住户、商铺防蚊灭蚊的情况进行了实地了解。
据介绍,旧村旧围容易存在环境卫生黑点、盲点,也是防蚊灭蚊的重点、难点。村尾村安排专项资金、组建攻坚队,扎实开展“一清二运三种四围五拆”行动,实施“清垃圾、清积水;清运死角、搬运废弃;种花、种草、种树;围网、围墙、围蔽、围养;拆危房、危墙、乱搭、乱拉、乱挂”的组合拳,达到“卫生和美观并进、治理和管理并重”的效果,不仅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还提升了旧村人居环境,从源头铲除了虫蚊滋生环境。
此外,村尾村还创新推出“以租代管”模式,将村民手中的闲置地、边角地进行统租,按照一定的价格向村民支付租金,确保村民的合法权益。统租后,由村对这些闲置地块和边边角角实施统一管理,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打造口袋公园和停车位,切实达到“卫生好、管理好、利用好、环境好”。
反响:
长安镇乌沙社区党委书记蔡国栋:参加第7期“莞雁学堂”后,我深受启发。村尾村通过党建引领,组建党员先锋队,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共同参与虫媒防控,形成了强大的合力。特别是创新推出奖励机制,将“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激发了村民的主动性,这种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作为社区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实现长效治理。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探索类似的激励机制,推动环境卫生整治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转变,真正筑牢虫媒防控的群众基础。
常平镇木棆村党委书记萧灿华:实地参观村尾村的旧村改造后,我感触颇深。他们通过“一清二运三种四围五拆”行动,彻底整治了卫生死角,不仅消除了蚊虫滋生环境,还美化了村容村貌。尤其是“以租代管”模式,既保障了村民利益,又盘活了闲置土地,打造了口袋公园和停车位,实现环境与效益双赢。这让我意识到,旧村改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清理,更要注重长效管理和资源整合,接下来,我们将借鉴村尾村的经验,探索土地集约化利用模式,推动人居环境从“治标”向“治本”转变,让村民切实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