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校三方联动破解中小企痛点 东莞数字化人才培训收官
东莞+ 2025-08-11 15:01:49

8月9日,由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广东智通职业培训学院承办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数字化人才培训项目,在塘厦镇新都会怡景酒店收官。作为东莞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生存赛”的关键举措,本次培训通过政府全额资助模式,实现企业与学员“零费用参与、全干货输出”,连同7月25日-26日第一期长安班累计吸引172家企业600余名骨干人员参训,且通过考核的学员将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认证的《IITC工信人才专业能力提升证书》。

本次培训采用“政策赋能+能力建设”双轮驱动模式,严格筛选年营收4亿元以下的“拟转型企业”核心团队参与。首期长安班于7月25日在长安酒店启动,聚焦智能移动终端、精密模具等重点行业,吸引110家企业的400余名研发、生产、供应链等关键岗位人员参训;二期塘厦班则于8月8日-9日持续深入,62家企业的200余名学员在新都会怡景酒店完成“16课时线下沉浸式授课+分组实战研习”的系统培训。

东莞市工信局相关领导在开班仪式上强调,数字化不是选择题,而是东莞制造的生存赛。培训课程直击中小企业“政策看不懂、技术不会用、场景落不了”三大痛点,政策层面深度解读最高500万元转型补贴申报路径,技术层面聚焦柔性生产线搭建与AI办公系统落地,场景层面通过智能手表PLM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案例,拆解数字化工具提升生产效率30%、降低库存成本20%的具体逻辑。

此次培训创新性采用“政企校”三方联动机制,由信通院专家进行政策的宣导与精讲,由广东智通职业培训学院组建华为前供应链总监、头部电子企业CIO等组成实战导师团进行定向培训,参训企业则带着真实转型难题参与培训学习。某智能终端配件企业生产总监在课后表示,课程与企业需求的高度契合,让团队成员在两天内就掌握了MES系统的核心操作逻辑。

培训期间同步沉淀智能排产优化、质量追溯系统搭建等诸多企业转型案例,通过“理论考核+实操评估”双重教学,为学员呈现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培训不是终点,而是转型的起点。”智通教育总经理黄廷胜表示,培训结束后将建立“跟踪服务机制”,通过企业转型成效调研与专题复训,辅助推动参训企业数字化工具从“课堂学习”向“车间应用”转化。据了解,学员通过考试可获工信部认可的《IITC工信人才专业能力提升证书》,其他学员获得广东智通职业培训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进而形成“认证-应用-反馈”的闭环培养体系。

此次培训的收官,标志着东莞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育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作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东莞正通过政企协同的“人才引擎”,加速破解中小企业“不会转、不敢转”难题,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文字:记者 覃凤春 图片:记者 覃凤春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