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国家级非遗木鱼歌遇上防控知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东坑镇国家级木鱼歌代表性传承人李仲球,用亲切的东坑方言创作了一首《灭蚊除患保康宁》,将防范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科学知识编写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木鱼歌新词,让传统艺术与健康防护“同频共振”。

为丰富暑期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抓实“一老一小”服务保障,进一步提升市民对东莞的归属感与家园意识,8月8日下午,东坑镇在坑美村举行“百千万·莞一夏”木鱼声声润童心——木鱼歌巡演活动。活动现场,《金丝蝴蝶》《寒溪咏》《十八相送》《灭蚊除患保康宁》《亭岗唱晚》《对花自叹》《糖不甩》等经典与新编木鱼歌节目轮番登场,独特的韵律、生动的唱词引得众多村民、群众驻足围观,掌声阵阵。
东坑镇“木鱼歌”在2011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多年来,东坑一直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不断加强“木鱼歌”的保护、传承、创新,赋予“木鱼歌”时代魅力,使年轻一辈更喜爱“木鱼歌”。早期“木鱼歌”都是随编随唱的,后来才记录曲词,辗转传抄或刻印传唱,题材紧扣生活现实,同时用字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

在众多节目中,李仲球创作并表演的《灭蚊除患保康宁》尤为抢眼,成为现场最受追捧的“爆款”。伴着木鱼歌特有的节奏,李仲球将病毒危害、灭蚊技巧、防护要点娓娓道来。歌词里,“倒罐翻盘清积水”“出门带上驱蚊水”等实用知识浅显直白,“花斑蚊子毒如狼”的比喻更是生动好记。
“今天听李仲球老师一唱,我脑子里全是‘清积水、灭蚊虫’的调调!”黄阿姨举着手机录完视频,打算回去转发给家人,“你看‘花斑蚊子毒如狼’这句,多好记!我这就回家把阳台的花盆托盘倒干净,跟着歌词做,心里踏实。”

当传统韵律遇上健康科普,不仅让防控知识更易走进千家万户,也让群众在欣赏非遗艺术的同时,深刻意识到守护健康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清除蚊虫孳生地、清理积水、做好个人防护,每个人都是筑牢健康防线的一分子。这场“非遗+防疫”的跨界尝试,既让木鱼歌这一古老艺术接上了“地气”,也为防控宣传注入了“文化味”,更彰显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灭蚊除患保康宁》(木鱼歌)
作词:李仲球
“登革热”令人慌,“基孔肯雅热”得人狂。
患者发烧筋骨痛,全身起疹痒难当;
寝食难安成大病,花斑蚊子毒如狼。
为保健康无病痛,消除蚊患第一桩;
倒罐翻盘清积水,虫卵成蚊无处藏。
檐下沟渠清干净,定期喷药保安康;
草丛树下藏蚊地,无事千祈莫到临。
屋后房前勤打扫,周围积水扫清光;
清除虫卵孳生地,“零蚊场所”病媒亡。
出门带上驱蚊水,长裤长衫浅色装;
睡前记得挂蚊帐,关上纱窗把蚊防。
惹上病灾医院往,健康意识内心装;
莫当小灾吾在意,小病成灾大祸临。
干部党员带头干,街坊邻里互相帮;
健康家园齐共创,平安快乐笑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