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国卫生运动是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抓手,而虫媒传染病防控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连日来,东莞市各镇街围绕爱国卫生社会面动员,从科技赋能、街巷宣传、课堂教学到全民参与,多点发力创新形式,将防蚊灭蚊、防控虫媒传染病的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通过一系列接地气、有实效的举措,不仅提升了群众的科学防控意识,更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将虫媒传染病防控知识“送”到群众耳边眼前,不断提高群众防蚊灭蚊意识,筑牢抵御虫媒传染病的坚固防线。
科技赋能:智能设备让防控宣传更精准高效
为提升虫媒传染病防控宣传的覆盖面与精准度,东莞各镇街积极引入科技手段,以智能化设备打破传统宣传局限,推动防控知识直达群众。
在南城街道,本土科技企业的力量被充分激活。8月9日,汇一城商圈的“智潮南城AI防控先锋队”主题宣传活动上,机器人循环播报防蚊提示,机器狗与亲子家庭开展趣味互动,转盘知识问答环节吸引众多市民参与,答对者还能获得防蚊水、防蚊贴等实用物资。这种“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借助智能设备的吸引力,在周末人流高峰时段实现了宣传效果最大化。“机器人说话很有趣,孩子听得认真,我们也跟着学到不少知识。”市民李女士说。
厚街新围社区则让无人机成为“空中宣传员”。近日,工作人员操控无人机穿梭于楼宇间,既能精准扫描楼顶平台的积水容器,实现“发现一户,清理一户”的精准治理,又能通过加装的喇叭循环喊话:“请大家翻盆倒罐清积水,防蚊咬!”这种“天上喊,地上清”的模式,让防控宣传无死角。“以前总忘清理楼顶积水,现在无人机一喊就记起来了。”社区居民陈叔笑着说。
大街小巷:创新形式让防控声音入脑入心
立足城乡特点,东莞各镇街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让虫媒防控知识渗透到街头巷尾的每个角落。
凤岗镇的“乡音宣传”独具特色。各村(社区)的党组织书记、妇联主席化身“防蚊大使”,用客家话、粤语、普通话录制防蚊提示,通过电瓶车搭载的大喇叭走街串巷。“翻盆倒罐清积水,早晚点蚊香”,熟悉的乡音让村民倍感亲切。凤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肖笑娇录制的双语播报,成了流动宣传车的“主打歌”。“书记用客家话喊话,老人家听得明白,现在街坊们见了面都会提醒‘记得清积水’。”居民张伯说,这种方式比贴海报管用多了。
虎门镇则构建起“立体宣传网”:商场、社区的电子屏滚动播放防蚊短片,宣传栏更新着定制化防控指南,宣传车在商铺密集区循环播报,市场和楼顶的大喇叭用双语普及知识。“从电梯里的小贴士到路边的横幅,到处都能看到防蚊提醒,想不注意都难。”虎门居民王阿姨说。厚街社区的“防蚊诀”朗朗上口。“一清二疏三填平,四排五封六治理”,这段用厚街话编写的口诀,通过鳌台公园的16个广播设备高频播放。“最近公园广播天天提醒防蚊,我现在散步都特别留意花草丛,尽量穿长袖了。”常来鳌台公园的王女士说。
清溪镇更是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思路,在21个村(社区)和多部门联动下,构建起“500米宣传圈”:9800余条横幅悬挂在主干道、背街小巷;54060张海报覆盖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公交站点;100辆巡逻车与4000余块LED屏24小时滚动播放防控知识。
文明卫生小课堂:以点带面筑牢家庭防控防线
各镇街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设“文明卫生小课堂”,通过互动教学、实践体验,让防控知识从课堂走进家庭。
以石龙镇兴龙社区为例,其固定在每场文明实践活动启动前,设置“文明卫生小课堂”,聚焦蚊媒危害、居家防蚊要点、孳生地清理知识,由工作人员进行简明授课,有效提升居民防范意识与实操技能,筑牢群防群治认知基础。各村也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方式,让虫媒传染病防控知识深入人心。
此外,社区还通过“文明卫生小课堂”引导居民“从我做起,‘卫’爱而行”,并发起防蚊“晒视频”赢大奖活动,征集街坊们的防蚊小窍门,鼓励居民争当“防蚊小卫士”,真正让防蚊灭蚊成为每个人的“身边事”,构建起全民参与的防控格局。
截至目前,石龙结合文明实践活动、文化教育活动,讲授“文明卫生小课堂”33场,覆盖2000人次;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累计组织170人次参与防治宣传志愿服务。
大岭山镇的“小手拉大手”活动成效显著。学校布置“家庭防蚊作业”,孩子们每周和家长一起大扫除、清积水,并记录过程;“防蚊妈妈课堂”上,专业人员演示清洁要点,“家庭挑战赛”还评选出“健康家庭”。
茶山镇则聚焦青少年儿童群体,开设近100场“文明卫生小课堂”,覆盖人群5500人次。通过专题讲解、视频教学、互动问答等形式,清晰普及两种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要点。课堂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家庭实践”,讲师们指导孩子们掌握“翻盆倒罐清积水、清除垃圾防蚊虫”等居家防蚊实操技能。
各方力量齐参与:全民联动织密防控网络
东莞各镇街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防控格局,让每一份力量都成为防线的重要一环。
沙田镇的外卖骑手变身“流动宣传员”。8月6日,20名美团、饿了么骑手经过专业培训后,在送餐车张贴“清积水·灭蚊子·防叮咬”标语,送餐时主动提醒顾客防蚊。“防控工作要全民参与,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我送外卖的时候会提醒顾客做好居家防蚊工作。”美团骑手张先生表示,能够为防控宣传贡献一份力量,他觉得很有意义。沙田镇巧妙借助骑手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流动性优势,将防控信息传递到沙田的各个角落,让“防蚊灭蚊”的提醒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无缝衔接。
企石镇的青年力量冲锋在前。共青团企石镇委员会广泛发动各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大学生等青春力量,深入村居一线开展“清积水、灭蚊虫、防疾病”专项行动,为防控工作注入鲜活动力。青春力量经过培训后深入农贸市场、文化广场等地,派发宣传单2000余份,张贴海报200余张,讲解防蚊知识,覆盖群众超2.5万人次。
从科技企业到外卖骑手,从社区干部到青少年,东莞各镇街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让爱国卫生运动的理念深入人心,虫媒传染病防控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全民共建共享健康家园的合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