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有效遏制蚊虫孳生,降低虫媒传染病传播风险,连日来,望牛墩镇组织多方力量,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防蚊灭蚊专项行动,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科技赋能等方式,构建起多层次防控体系。
党建引领:企业党员带头攻坚翻盆倒罐
其中,“两新”党组织发挥带头攻坚作用,全镇112个“两新”党组织、280余名在册党员迅速响应号召,前往村(社区)“报到”深度参与工作。

党员干部带队深入76处建筑工地、427家工厂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督促企业对生产车间、办公区域的积水容器实施“翻盆倒罐”清理,从源头遏制蚊虫孳生。
作为企业防控典范,顺裕纸业有限公司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12名党员成立攻坚小组,针对“生产区后巷金属废料堆积水点”“行政楼后绿植托盘”“生产车间排水沟”等15处高风险区域开展集中清理,为企业职工创造安全卫生的生产环境。
志愿先行:青年力量织密社区防护网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志愿力量也得到广泛动员。
“您好,这是防蚊手册,记得今天一起点蚊香哦!”截至目前,全镇共有852名志愿者的身影穿梭在辖区的各个角落。青年志愿者们拿着宣传海报走进背街小巷,在老旧小区的花坛边蹲下身清理杂物,在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环境整治等措施,切断虫媒传播链。尤其是针对全市统一灭蚊行动部署,志愿者们开展“敲门行动”,逐户动员居民配合集中灭蚊工作。
其中,由120名大学毕业生、在校学生及机关团员组成的“青春志愿队”,累计走访居民130余户、企业商户42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普及虫媒传染病防控知识,同步完成辖区街巷、公园等公共区域的积水容器排查清理。
巾帼行动:拉家常式宣传带动家庭参与
除了青年志愿者,巾帼力量同样不可或缺,望牛墩镇基层妇联组织整合女干部、女代表、家庭主妇及巾帼志愿者等力量,组建22支“巾帼防蚊志愿队”,300余名队员深入居民家中、企业园区开展防控工作。“张阿姨,你家花盆托盘要倒水了,蚊子最喜欢在这些地方产卵。”她们通过“拉家常”式宣传,引导1853户居民自主清理门前屋后积水容器。
同时,结合“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基层妇联组织累计开展60余场防蚊灭蚊公益活动,以“一带多、多带众”模式带动家庭参与环境整治,重点指导居民规范清理绿植花盆、水桶缸罐等易积水容器,并倡导每日傍晚时段点蚊香驱蚊,有效降低庭院蚊虫密度。
文明课堂:科普宣教覆盖超3000人次
与此同时,文明实践阵地也积极联动起来,助力防蚊知识普及,“小朋友们看,蚊子就是这样传播疾病的……”截至目前,望牛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开展“文明卫生小课堂”92次,直接覆盖3220人次,通过图文并茂讲解的形式,向广大群众、青少年深入介绍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及科学预防措施,重点强调清积水、防蚊灭蚊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群众对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科学认知与防护意识。
不仅如此,还结合《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文明小卫士・暑期莞一夏”莞邑青少年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等,组织亲子家庭、青少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针对辖区内的积水点、绿化带、卫生死角等开展全面清理。
科技赋能:无人机+大数据精准防控
在各方力量协同参与的基础上,科技手段的加持与制度保障的完善,让防蚊工作更具“硬核”实力。为强化动态监测,望牛墩镇组建82人布雷图指数监测队伍,经专业培训后对全镇各村、住宅小区及重点场所实施蚊媒密度动态监测,为防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针对布雷图指数较高的风险村,镇领导班子成员定点驻村指挥调度不少于3天,每日排查卫生死角并限时整改。为破解楼顶、隐蔽区域巡查盲区,望牛墩镇共统筹22架无人机开展常态化空中巡查,累计飞行400余架次,发现并整改天台积水、隐蔽容器等隐患2700余处,所有问题均已按期完成整改。
此外,望牛墩镇持续强化卫健、市场监管、社卫中心与37家药店的联动机制,实行可疑症状购药人员信息每日两报制度,同步畅通39家民营医疗机构接诊转介渠道,实现风险人员全链条闭环管理,确保早发现、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