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即将开渔!广东人的“海鲜自由”来了
广东发布 2025-08-09 10:07:21
12 (10).jpg

88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本场发布会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外宣一处一级调研员邓广志主持。

 

//

历届集中出动渔船最多的一次

//

阳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关天表介绍,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阳江市海陵岛举行。为使本届开渔季活动办得更具特色,在保留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多项新活动。今年的开渔季活动亮点可以用“南海千帆竞发、疍家风土人情、靓丽滨海旅游”三大关键词概括。

场景体验特色鲜明,以“开渔令发布”为核心的标志性场景中,3400余艘渔船将与万千南海渔船一起,有序驶向丰饶的南海渔场,是历届开渔季活动集中出动渔船最多的一次。传统民俗沉浸式呈现,“渔家婚嫁习俗”通过鲜艳服饰、特色礼仪和喜庆氛围,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疍家人的生活气息与文化根脉,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展示”。滨海嘉年华丰富多元,丰富多彩的文化配套活动为开渔季活动注入时尚活力,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旅游全链条消费,显著增加地方旅游收入,惠及渔民及沿岸居民;同时,将传统渔业生产活动转化为特色旅游产品,深度展示海洋文化、疍家风情,塑造特色鲜明的文旅品牌。

阳江作为海洋渔业大市,海域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正逐步构建起绿色能源、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融合发展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现代渔业跨越发展,打造两大国家级海洋牧场,其中阳西青洲岛渔风融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全国面积最大且首个渔风融合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陵岛-阳西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入选国家级试点。全球首台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完成第三年养殖投苗。深水网箱规模及数量居全省第二,建成全国最大海水鱼苗基地。

 

//

去年全省海水鱼养殖产量

约占全国产量一半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一心表示,南海开渔是渔民的节日,展现了我省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2024年,全省海水养殖产量376.83万吨,同比增长5.47%,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其中海水鱼养殖产量达97.54万吨,占全国产量近一半。围绕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体系,全省形成规划引领、政策保障两大体系和种业创新、装备创新、产业发展三大平台。印发实施全国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发展总体规划,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构建起保障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依托种业创新平台,汇聚全国63个优秀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在全国率先突破多种深远海养殖鱼种人工繁育技术,累计培育国家审定海水新品种18个,数量全国领先。2024年海水鱼苗产量67.96亿尾,占全国一半,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一批新型智能装备相继下水,无人智能养殖投喂船等关键技术设备投入实测应用。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517个、全国第一,桁架类网箱15个、全国第三。实施“木改塑”工程,全省累计清拆传统网箱、蚝排超6万亩,推进养殖设施升级改造超5万亩。围绕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形成从苗种繁育到品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加快构建产品标准体系和认证机制,打造“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

 

//

开渔季活动丰富为历年之最

//

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林艺超表示,今年,试验区将以承办十五运会赛事、举办南海(阳江)开渔季等重大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打造海陵国际旅游岛。用好品牌效应,借助高质量的开渔季品牌活动,促进消费升级“破圈”。用足活动引流,今年的开渔季活动精心筹备了13项活动,为历年之最,有沙滩音乐节、世界模特大赛、夜光风筝嘉年华、西海岸滨海摄影大赛、大角湾烟花秀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配套活动为开渔季活动注入时尚活力,让开渔季从“单一仪式”升级为全民参与的文旅盛宴。

用活资源优势,本次活动深入挖掘海陵岛丰富的海丝文化、南宋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疍家文化,以“南海千帆竞发、疍家风土人情、靓丽滨海旅游”为核心关键词,整合非遗文化(渔家婚嫁)、滨海景观(海陵岛国家级海洋公园)、休闲体验(沙滩音乐节、烟花秀)等资源,形成“观开渔、品海鲜、赏民俗、游滨海”的特色旅游链条,塑造更多特色鲜明的文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