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专家详解帕金森病真相
2025-08-08 10:46:22

近日,东莞东华医院、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神经内科联合康复医学科,在多个社区及养老机构陆续开展帕金森病科普宣讲与义诊活动。医护人员现场解答了市民关于该病的常见疑问,揭示“颤抖”背后的科学真相,帮助公众科学认识这一疾病。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活动中,专家指出,帕金森病引发的手抖有明显特点:静止或放松时抖动明显,活动时减轻,且多从单侧手部开始。而甲亢、特发性震颤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手抖,需专业检查鉴别。此外,帕金森病与老年痴呆并非一回事,前者以运动障碍为主,后者核心是记忆力衰退,并非只有老年人才会患病。

除手抖外,帕金森病还有诸多易被忽视的早期症状。专家用数据表明,90%的患者早期会出现嗅觉减退、睡眠中大喊大叫(快速眼动期行为异常),约40%会伴有抑郁或焦虑情绪。中青年患者还可能因症状不典型,出现腰腿痛、情绪障碍等情况,临床中约10%的患者在50岁前发病,甚至有40岁以下病例。

针对治疗误区,专家强调,目前虽无根治方法,但规范干预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所谓“逆转病情”的偏方或保健品暗藏风险,需警惕使用。早期干预至关重要,若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早期症状未及时处理,可能加速运动症状出现。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不过80%的副作用可通过剂量滴定方式缓解,无需过度担心。

对于康复护理措施,专家建议重视步态训练、平衡练习等。若长期不活动会加速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而科学运动能提升多巴胺分泌,改善情绪和睡眠,但需要避免过度疲劳。此外,合理使用辅助器具也很关键,如四脚拐杖可增强行走稳定性,特殊餐具能降低进食难度,并不会加速机能退化。

专家提供了简易自测方法:写字越写越小、系扣子总对不准、走路时手臂不摆动、转身需要连走三四步,若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帕金森不是洪水猛兽,而是需要被理解的“慢朋友”和需要定期保养的“老朋友”。专家呼吁公众牢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科学应对这一慢性疾病。

文字:记者 张喜林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