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进入新时代,
肇庆如何打好
园区经济这张“王牌”?
现代化的产业园区
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
肇庆大力实施“筑巢行动”,
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是每年投资的重点,
让产业园区的配套能力持续提升。
今年上半年,
园区规上工业增速再次领先全市增速,
显示肇庆园区经济的蓬勃。
2025年度,
园区基础配套设施项目数量占
肇庆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计划的比例超1/4,
显示“筑巢行动”的力度始终不减。
在投资带动下,肇庆园区水、电、气、路网等重点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多个标准厂房、热电联产电厂、仓储码头等产业配套设施不断建设完善,而且一批学校医院、文娱商业等生活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逐渐形成集中高效、生活便利、“拎包入驻”的产城融合发展新空间。
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
是我市高质量园区的代表,
其在积极打造熟地的同时,
还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
目前,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
综合服务中心一期(二标段)正加紧建设,
将于8月底全面完工。

△大产区综合服务中心。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宇摄
肇庆大产区综合服务中心
为便利企业“拎包落户”而设,
提供宿舍、饭堂、研发中心等设施,
目前宿舍已有200多人入住,
每天吸引园区及周边企业员工近300人就餐,
解决了入驻企业员工就餐难问题,
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大产区综合服务中心食堂。图源 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 粤桂试验区
综合服务中心宿舍楼首层商铺定位为“便民生活服务圈”,旨在满足园区员工及周边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目前已实现70%出租率,已招租业态涵盖生活超市、餐饮、便利店、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目前已经相继进驻装修。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
肇庆各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如端州电子信息、鼎湖智能装备、
高要汽车零部件、四会金属加工、
广宁再生资源利用、德庆风机、
封开绿色建材、怀集新材料等
县域特色产业和资源型产业。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凯勇 摄
肇庆高新区智能网联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是其中代表,
其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
主要围绕小鹏汽车供应链,
高标准建设产城融合示范样板。

△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王振宇 摄
今年七月,
小鹏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成绩:
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6717台,
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6%,
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
目前肇庆已有超30家汽配企业与之直接合作,覆盖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上中下游等多个环节,全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已取得规模效应,肇庆也成为仅次于广州、深圳的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
△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王振宇 摄
当前我市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催生了对高质量园区的需求。

譬如高要小五金,
近年来,
一批五金产业上下游“搬家落户”到金利,
金利小五金产业集群
向高端化、数字化转型,
金利同步推动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包括新建五金生产(示范)通用厂房、
展销基地、中试中心、交流中心、
社区配套于一体的大湾区五金智造基地。

△梁诗茗 摄
四会市南江工业园
是老牌产业园区,
当前四会正谋划推动其提标改造,
今年推动其基础设施提升及配套项目。

△四会南江工业园。图源 四会发布
我市正通过加快形成
特色园区合理布局、
联动发展的格局,
做大做强区域产业。
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动下,
肇庆“筑巢行动”后劲十足。

用地方面,
当前肇庆园区符规面积
已扩容至32.3万亩,
尚可开发面积由8.7万亩大大提高至15万亩,
大大提升了对产业项目的承接能力。
为服务好产业发展,
当前,东部板块园区锚定
“九通一平”高标准开发,
西部板块园区围绕
“七通一平”补短板建设。

△图为肇庆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图源肇庆新区发布
另外,我市正在研究制定
园区通用化标准建设的相关计划,
进一步引导产业园区规范化建设。

△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王振宇 摄
资金方面,
为保障园区建设资金,
肇庆针对基础设施项目,
全面谋划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
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财政政策项目,
持续谋划与更新项目库。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摄
今年下半年,
我市将加强对园区
专项债项目的建设进度、
资金使用支出的监督监控,
进一步规范各县(市、区)
债券资金使用,
防止挤占挪用债券资金,
确保专款专用,
推动全市园区质量稳步提升。
来 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