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为何让佛山“00后”集体共情?
佛山+ 2025-08-08 09:21:13

一部没有流量明星、不靠特效堆砌的抗战题材影片,上映12天票房突破17亿,豆瓣评分持续走高。《南京照相馆》用最朴素的叙事,让走出佛山影院的“00后”少年们眼含热泪,更让“铭记历史”成为这个暑假最滚烫的青春共鸣。

8月5日傍晚六点多,佛山金马剧院大堂里,等待观看《南京照相馆》的市民静静坐着。据剧院票务工作人员介绍,影片上映以来,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和家庭观众,“这几天雨下得大,还能看到不少‘00后’穿着雨衣跑过来,就为了赶上场次。”

电影放映时,放映厅灯光逐渐变暗,炮火轰鸣声从音响中骤然响起,观众的呼吸随剧情一同绷紧。银幕上,黑白历史影像与彩色还原镜头交织成震撼的时空对话:炸毁的街巷中,有人举着相机颤抖着记录真相;难民营角落,孩童惊恐的眼睛望向镜头,仿佛穿越时空与观众对视;日军的刺刀步步逼近,那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胶片危在旦夕……

两个小时的放映中,场内偶有观众低声痛斥“该杀的畜生”,更多时候是沉默的沉重。无人说笑,无人刷手机,黑暗中只有银幕的光映着一张张凝重的脸,连空气都仿佛被历史的重量压得沉甸甸。

“希望下一代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让祖国更强,别让历史重演。”散场时,一位父亲望着身边沉默的儿子,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

这样的情绪在观众中悄然蔓延。佛山三中初二学生邹文浩说:“现在的生活真是先烈用命换来的,看到日寇残害同胞的画面,心里又痛又愤怒,我们真的必须勿忘国耻。”

市民阿辉带孩子看完电影后,翻出去年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拍摄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写下感悟:“电影让历史有了血肉,比文字更具冲击力。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有些历史确实该反复讲,让更多人知道。”15岁的饶峻宇,道出了许多年轻观众的心声:和平从不是理所当然,那些习以为常的日常,正是先辈用热血守护的未来。

这个暑假,不妨带着孩子走进影院。当历史的回响穿透银幕,终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深刻的记忆。

文图、视频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