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清积水灭蚊虫!东莞各镇街从源头阻断蚊媒传染病传播路径
东莞+ 2025-08-07 16:40:10

近期强降雨频繁,加之天气持续炎热,蚊虫迎来快速繁殖的高峰期。在暴雨过后,东莞各镇街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尤其是重点清理在暴雨中形成的积水区域,翻盆倒罐清积水,喷洒灭蚊药物,并动员群众做好居家防蚊措施,全力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从源头阻断蚊媒传染病的传播路径,进一步做好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控工作。

麻涌:雨后全民清积水齐灭蚊保健康

8月7日,暴雨过后,麻涌镇迅速响应,全面开展防蚊灭蚊行动,通过翻盆倒罐清积水、环境卫生整治等举措,清除蚊虫孳生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全力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行动中,麻涌镇各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力量。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大街小巷、房前屋后,针对各类可能积水的容器,如花盆托盘、水桶、废旧轮胎等,进行逐一排查清理。他们耐心地向群众讲解积水易滋生蚊虫的危害,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行动中来,养成定期清理积水的良好习惯。不少群众表示,在工作人员的宣传引导下,深刻认识到防蚊灭蚊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今后会更加注意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卫生。

麻涌镇各大重点场所也持续强化防控举措,聚焦绿化带、喷泉水池、排水沟等蚊媒易孳生区域开展重点清理,确保不留卫生死角、不存孳生隐患。在此基础上,同步调配专业消杀团队,按照科学配比规范开展药物喷洒作业,对各类蚊媒活动频繁的区域进行全方位、无盲区消杀,切实从源头上遏制蚊媒滋生蔓延,全力营造干净卫生、健康安全的无蚊公共环境。

横沥:驻村团队齐上阵清积水灭蚊虫

“阿姨,您家这个水缸里有积水,要倒干净后翻过来放,或者用盖子盖严实,不然容易滋生蚊子。”“大叔,家里的水培植物换成土培更好,能减少蚊子滋生。”连日来,面对暴雨和高温天气,横沥镇领导干部驻村团队发动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志愿者等深入基层、穿梭街巷开展翻盆倒罐、清除积水专项行动从源头阻断蚊媒传染病的传播路径。

在防控一线,驻村团队化身攻坚力量,开展“拉网式”环境整治,帮助村民清理积水、翻整容器,全力织密蚊媒传染病防控安全网。“这段时间的卫生整治太有成效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连旧村里的杂草和淤泥都清理得干干净净。他们不仅在街头巷尾忙着‘翻盆倒罐’,还耐心普及防蚊灭蚊知识,我们都打心底里支持!”村民深伯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如今,驻村团队已成为村(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据了解,横沥镇共有3400多名驻村队员和党员下沉基层,与村组干部、居民群众紧密协作,按照“分片负责、全域覆盖”原则,将排查整治的大网延伸到每个可能存在风险的角落。在环境整治过程中,驻村团队同步推进科普宣传工作。队员们带着宣传资料和灭蚊套装登门入户,向群众细致讲解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要点,耐心解答疑问,引导大家养成健康习惯,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的防控氛围。

截至目前,横沥驻村团队已累计完成13万户家庭的“翻盆倒罐”工作,清除蚊媒孳生地3万多处,清理各类垃圾300多吨,从源头切断了蚊虫孳生链条。这种润物无声的引导,正悄悄改变着村民的生活观念。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自觉倒掉闲置容器里的积水,将防蚊意识融入日常点滴。

高埗:登门入户派发防控“爱心包”

近日,市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专班向各镇街调拨了一批防控“爱心包”。高埗镇迅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成专项派发团队,采取“包片负责、入户到人”的方式,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防控“爱心包”上门派发专项行动,将市级防控物资及时送到群众手中。同时,行动通过“物资发放+科普宣传”双管齐下的方式,引导群众科学防蚊灭蚊。

“阿姨,这是我们免费派发的防蚊物资,您收好。平时注意清理花盆、水桶这些积水容器……”在护安围村,由市直机关结对帮村团队、镇机关事业单位驻村团队、“双报到”党员与村(社区)“两委”干部、工作人员组成的派发小组,走街串巷、入户走访,向村民送上包含蚊香、驱蚊油等实用物资的防控“爱心包”,并耐心讲解防蚊知识。针对村民家中、庭院积水容器,工作人员提醒及时清理积水、做好居家防蚊措施。

“最近雨水多,蚊子容易滋生,这些物资来得太及时了!”收到“爱心包”的村民连连称赞。在下江城村,派发小组优先向老年人、行动不便群体送上防控“爱心包”,并同步开展防控知识科普,面对面讲解防蚊灭蚊要点、蚊媒疾病预防知识,有效提升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与此同时,全镇各村(社区)持续发力,联合市统计局、市第一法院、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等单位20个党支部,结对开展防控“爱心包”上门派发行动,确保群众及时用上防蚊物资,切实提升基层防控能力。

从“一家一户”的细致宣讲,到“全域联动”的系统防控,高埗镇凝聚起全民动手、共防蚊虫的强大合力,筑起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的防控蚊媒传染病“安全网”。

虎门:织密重点场所及特殊群体“防护网”

连日来,虎门镇公共服务办联动多方力量,从社区防控、重点场所监管、到民政服务对象覆盖,全力织密虫媒传染病防控网络,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虎门镇公共服务办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自7月26日起,组织80余人分组行动,深入陈村社区,对居民楼、工业区、商圈市场、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排查。通过清理公共区域卫生、清运闲置地块垃圾、清除积水杂物等举措,从源头遏制蚊虫孳生。

养老机构作为防控重点场所,虎门镇公共服务办也采取了多项针对性措施。一是加强巡查,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将环境卫生整治与虫媒孳生地清除纳入常态化工作,严格执行“日清理、周扫除、月大扫”制度;二是做好物理防护设施建设,为老人居室安装防蚊纱窗,配备蚊帐、电热蚊机等设备;三是强化化学消杀。新湾社区专业灭蚊团队对虎门镇敬老院开展集中消杀,院内消杀队隔天进行灭蚊作业,覆盖面积累计约18500平方米;四是加强健康监测。护理人员每日观察老人有无发热、皮疹等症状,严格落实病情报告机制。五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敬老院员工进行防控知识专题培训2次,覆盖率达100%,并通过多种形式普及防蚊知识,提醒家属配合防控。

虎门镇公共服务办做好民政服务对象走访宣传覆盖工作。依托“双百工程”,镇公共服务办组织社工及志愿者深入30个社区开展防蚊灭蚊相关工作,重点走访长期慢病困难对象、特殊长者群体、临山傍水居住群体及流浪乞讨人员。截至8月5日,双百社工已完成42名困难独居长者和16名流浪乞讨人员的2次全覆盖走访,累计走访1700户民政服务对象,发放电蚊香、蚊拍等物资170份,宣传资料750份。

沙田:400余名志愿者化身“防蚊卫士”

近日,沙田镇团委联合各志愿服务组织及社会志愿力量,组织400余名志愿者化身“防蚊卫士”,深入各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合力构筑健康“防蚊墙”。

清积水是虫媒传染病防控的关键一环。志愿者们深入先锋村、杨公洲村等村(社区),重点排查房前屋后的花盆托盘、水桶、废旧轮胎、塑料瓶等闲置容器,以及绿化带、排水沟、屋顶等易积水区域。发现积水当场倒空或覆盖,疏通堵塞的沟渠,对难以清理的大型积水点登记上报,力求彻底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减少传播风险。

志愿者们积极参与蚊媒消杀技术培训,协助专业队伍深入各村(社区)灭成蚊。在大型积水点精准投放消杀药物,于闲置无人空间科学放置点燃蚊香片,采用简单易懂、人人可参与的方式开展消杀,有效分担专业消杀队伍的压力,实现灭蚊行动全覆盖。

据了解,志愿行动不仅覆盖公共区域,更聚焦居民家中。志愿者们逐家逐户上门,出“实招”、送“干货”,面对面讲解居家防蚊要点,强调“清积水、重防蚊”的重要性,对发现的家庭积水情况进行耐心劝导。同时,志愿者还通过向居民派发传单、蚊香片等物品,提升全民防护意识和行动自觉。

文字:李健武 刘志斌 叶可欣 雷元全 袁健斌 图片:镇街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