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暴雨导致城市多处内涝
路面积水、小区车库被淹、家园进水……
洪涝不仅带来财产的损失
更潜藏着环境卫生问题与健康威胁
水位逐渐退去后
如何科学处理家中积水、污物?
做好环境消毒和自身防护
是守护健康安全的关键一步!
这份灾后必备健康防护指南请查收
/ 灾后必备健康防护指南 /
第一步:
安全返回与积水清除
1. 检查房屋安全
进入被淹房屋前,务必仔细检查房屋结构是否受损、电线是否裸露、煤气是否泄漏。若存在隐患,切勿贸然进入,应立即联系专业人员检修。切勿进入被洪水完全淹没的地下室,防止触电危险!
2. 科学清理积水
尽快排出室内所有积水是重点!地下室积水应分批缓慢抽出,避免一次性抽干导致墙体损坏。
如水面漂浮有油污等石油类物质,务必先请专业人员处理后再清除积水。
第二步:
全面清洁与霉菌处理
1. 物品分类处理
可清洁物品:金属、玻璃、硬塑料等材质的物品,用清水和普通清洁剂洗净晾干。
建议丢弃物品:地毯、泡水家具(尤其是吸水性强)、被洪水浸泡包装破损的食品、饮料、药品等,因难以彻底清洁消毒,建议丢弃。
2. 房屋彻底清洁
硬质表面(墙壁、地板、家具、电器)先用热水和清洁剂的混合溶液擦洗干净。
床品、衣物、玩具等柔软织物要彻底清洗。清洁时保持良好通风(如用风扇)。
3. 识别与清除霉菌
(1)“看”:墙壁、天花板是否变色?“闻”:是否持续有霉味、土腥味?如有,很可能已滋生霉菌。
(2)清除方法:
平整墙面:用铲子铲除,再用肥皂水擦拭干净。
粗糙表面(如水泥墙):用硬毛刷刷去,再用肥皂水清洁。
大面积霉菌或难以处理时,务必寻求专业机构帮助。
操作提示:戴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并开窗通风。
第三步:
饮用水与用水安全
1. 饮用水安全
打开水龙头,持续放水直至水质清澈无异味。
务必饮用充分沸腾后晾凉的白开水或未被洪水浸泡的瓶装水!绝对避免喝生水!
2. 生活热水处理
将热水器水温升高至60℃,打开热水龙头放水持续1小时,以清除热水管道内的污染。
第四步:
关键区域环境消毒
物体表面&地面&墙面消毒
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00mg/L二氧化氯或1000mg/L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或擦拭,作用30分钟。
2. 家具、洁具等物品消毒
清洁后,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冲、浸泡30分钟,或使用200mg/L二氧化氯、1000mg/L过氧乙酸处理15-30分钟,之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 餐具&饮具消毒
首选煮沸消毒,水开后持续15分钟以上!
次选浸泡:用250mg/L - 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完成后务必清水冲洗干净。
4. 食品安全
任何被洪水浸泡过的食品必须丢弃!腐败变质的食品也必须丢弃!可煮食的食品要充分加热后方可食用。
第五步:
个人健康防护要点
1. 勤洗手是关键!
准备食物/哺乳前/饭前/便后/照顾病人前后/接触动物(尸体)/处理垃圾/护理伤口前后… 都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洗手!禁止用受洪水污染的水洗手洗脸或清洁物品。
2. 伤口要细心呵护
保持伤口干燥,用防水敷料保护,避免接触洪水。
若不慎接触洪水,立即用清洁水和肥皂冲洗伤口!
伤口若红肿、渗液,立即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
3. 谨防意外伤害
防溺水:避免在积水中行走或驾车;洪流上升时利用漂浮物逃生;儿童远离积水区。
防触电:不攀爬电线杆/铁塔;远离掉落的电线;被水泡过的电器送修前勿使用。
4. 自我健康监测
接触洪水或被污染食物后,如出现腹泻、呕吐、发烧、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灾后卫生清理和消毒
是守护健康的重要屏障!
转发扩散,提醒身边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