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上午,“新篁”东莞市中国画探索展(第三回)在东莞文艺空间举行开幕仪式。展览以“新篁”为主题,展出陈梓婷、邓喜伦、何沅蔚、邝建充、李清源、林瑞安、杨桢、袁雅洁等八位青年画家共91件作品。

参展作品涉及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作品,以丹青妙笔书写时代气象,为城市文化繁荣注入蓬勃朝气,呈现了当代青年画家们用自己的画面语言、以不同的视角展现中国画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与创新,彰显新时代背景下东莞中国画创作的生机与活力。
“东莞既承载千年岭南文脉,又涌动现代创新活力,在这次第三回新篁展中,我看到了传统与当代的碰撞,这也始终是我创作的灵感源泉。”参展作者何沅蔚在发言中表示,新时代,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视野。认为,在当今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中国画创作者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我们既要坚守传统笔墨的精髓,汲取古人的智慧与养分,又要敏锐地捕捉时代的脉搏,将现代生活的元素与精神融入作品之中。”

“一幅佳作,既是画家心象的外化,更是其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刻体悟与热切寄望。”活动上,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周汉标在致辞中也指出,中国画艺术的至高境界,不是笔墨技巧的精湛呈现,而是思想与时代的展望熔铸于丹青之中。他建议青年画家们,在追求绘画技艺的,勤苦创作的同时,要有更高的艺术追求,不断探索个人的语言风格,强化艺术的创造性,提升中国画的审美意境和时代性。

本次展览既是对阶段性成果的检阅,也是新的起点。据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婉仪介绍,近年来该学会积极响应文化强市号召,深度融入 “百千万工程”,通过搭平台、育品牌等方式,鼓励会员深入挖掘东莞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发展脉络。“就像这次展览,年轻画家们将家园在画面中呈现,既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刘婉仪表示,从“印象东莞”里的城市新貌,到水乡专题展,再到“新篁”系列里,年轻人笔下的人间烟火,每一笔都连着东莞的文脉,都有着时代的光影。她期望“新篁”平台走得更宽、更广,让更多年轻艺术家能在笔墨世界里找到方向,更多展现“莞邑文脉”的创作,用中国画讲好东莞故事。

东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林玉秀致辞中对该学会通过举办多次高水平展览学术活动,为画家们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推动本土艺术创作繁荣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肯定,希望学会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团结引领广大艺术家扎根传统、守正创新,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精神和东莞特色的精品力作。希望会员们在创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在创作的道路上精益求精,努力推动东莞中国画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