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遭遇突发性强降雨天气,短时的暴雨、雷电和大风给市民的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影响,面对雨情,全市城管系统“汛”速出击,严格实施“雨前、雨中、雨后”巡查机制,全力做好防汛抢险各项工作,为广大市民群众筑起安全防线。
雨前排查,强化排水防涝管理
降雨前,全市各城管分局提前部署、科学统筹,紧盯城管领域气象灾害防范重点对象和风险点,突出易积水点、城市户外广告牌、高大树木等重点环节防御排查提前排查整治,立足于早、着眼于防、提前预置力量,为防汛备汛提前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常平
易涝点防控与路灯安全保障同步推进,常平城管分局紧盯海霞桥、霞坑涵洞、东莞东站三个易涝点,严防安全隐患反弹,全力保障区域安全,并对涉及的12个路段路灯实施关闭停电处理,待安全条件具备后,立即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尽快恢复正常照明。
△石排
石排城管分局全面加强排水防涝管理,组织专项力量对镇内排水管网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清理雨水井口周边落叶、杂物及淤积泥沙,同步检修沙井盖、防坠网等设施,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同时,严格排查高空安全隐患,加大对户外广告牌、临街招牌的安全巡查力度,逐一检查结构稳固性及焊接点状况,督促责任单位对松动、锈蚀广告牌进行加固或拆除,避免大风天气坠物伤人。
雨中坚守,第一时间处置险情
从8月5日凌晨起,东莞雨势渐大,全市大半镇街(园区)都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多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险情。
△樟木头
闻讯而动,樟木头城管分局成立了多支应急队伍,强化各类安全动态的跟踪管控,做到突出信息及时接报、及时响应。全体人员凌晨4点出动,下沉各社区,巡查易涝积水点、户外广告设施、绿化树木、市政设施、公园广场、路灯桥梁、垃圾填埋场、燃气场站、雨水井口等重点部位,立即整治隐患。紧张排涝的同时,城管队员始终将群众的安危放在首位,密切关注着周边的情况,一旦发现有群众受困,便立即伸出援手,成功帮助2名因水淹受困的群众安全脱险。
△桥头
△松山湖
风雨再大,也有人逆雨而行。在桥头、松山湖等地,城管工作人员驻守低洼路段,揭开井盖篦子并设置警示标志,引导人车绕行,对泥沙堆积引发的滑坡阻塞,立即指挥工程车辆清障。环卫工人全力清掏易涝点沉沙井、排水沟及雨水箅子内的落叶淤泥,加速路面排水,排查行道树倒伏风险,及时修剪加固存在隐患的树木。
△厚街
厚街城管分局第一时间联同交警、水务激活“三人小组”机制,应急力量迅速下沉一线,一方面,驻守易涝路段,严密监控积水情况,开展应急处置,另一方面,加强路面巡查力度,及时清除垃圾杂物,清理倒伏树木、疏导排水通道,全力保障管网畅通。在厚街国际商业广场路段和东方兴业城(工业西路)路段,应急队员协同环卫工人,争分夺秒清理堵塞排水口的落叶、塑料袋等杂物,确保雨水快速排入市政管网。
雨后修复,助力城市正常运转
风雨中,一个个逆行的城管人在各点位检查设施情况、处置突发险情、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城市平稳有序运行。待雨势减小后,各城管分局又组织力量投入灾后清理修复工作,全力以赴恢复城市整洁面貌。
△谢岗
其中,谢岗城管分局部署安排人员全面清理树叶、断枝、杂物等,优先清理影响交通安全的倒伏树木、断枝以及路面残留的泥沙、淤泥等,避免影响交通安全,力争短时间内让道路恢复干净整洁。截至目前,共出动环卫人员711人次,清理下水道口713处,清理下水口杂物泥沙垃圾约1.7吨;出动园林绿化养护人员70余人次,修剪加固城市树木15棵、清理倒伏树木1棵;排查路灯照明设施121处。
△大朗
大朗城管分局工作人员、环卫工人对积水退去后的主干道、人行道及背街小巷进行集中清理,采取“机械冲洗为主+人工辅助细化”的模式,重点清除路面淤泥、垃圾杂物及堵塞排水口的落叶残枝。8月5日,共出动人员1420余人次,各类作业车辆37台,疏通雨水箅子、排水口525余处,清理淤泥垃圾约12.8吨,确保道路出行畅通整洁。
接下来,全市城管系统将继续加强城市道路、积水点、下水口的巡回保洁,做好各类城市管理问题隐患排查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