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文明力量”共筑“防蚊灭蚊”第一道防线
东莞+ 2025-08-04 19:57:48

为有效防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市文明办统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迅速构建群防群控体系。连日来,全市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文明志愿服务队、“文明小卫士”等迅速行动,通过“文明大家谈”“小手拉大手”“积分激励”等特色形式,组织全市电子屏幕滚动刊播虫媒传染病防治标语、海报、视频超1000万次,张贴悬挂防治宣传海报、横幅以及组织派发宣传单近240万张;发动全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结合文明实践活动,讲授“文明卫生小课堂”超4000场次,覆盖近15万人次,织就了一张全民参与的防蚊灭蚊“健康防护网”。

一线督导:“四不两直”关注防控死角

8月1日起,市文明办组织4个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重点对东莞市的各个全国、省文明镇、村和文明单位防控情况进行现场督导。督导组对各地防控公益宣传,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和公共厕所卫生防控,出租屋和当地群众上门宣传等问题进行实地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立即约谈当地相关部门整改,取得良好成效。目前,督导组已对中堂、麻涌和石碣等镇开展督导,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25项。接下来,督导组还将继续强化督导力度,推动我市的文明镇、村和文明单位真正成为本次防控工作的“文明引领”。

多维联动:文明阵地变身健康课堂

茶山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的阵地优势,广泛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参与防蚊灭蚊行动。在社区公园、背街小巷及居民小区,“文明小卫士”宣传小分队用最纯真、最质朴的“童言童语”向过往市民、沿街商铺店主、纳凉的老人进行“喊话”式宣传。该镇已开展“文明小卫士”活动6场次,派发主题宣传单张900多份。

茶山还开设形式多样的“文明卫生小课堂”累计4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及家长超过2000人次。讲师指导孩子们掌握“翻盆倒罐清积水、清除垃圾防蚊虫”等居家防蚊实操技能,实现了“学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目标。

虎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则联合多个部门依托“文明小卫士·暑期莞一夏”品牌活动,组织32名小学生化身“文明小卫士”,沉浸式感受文明新风,为城市文明贡献少年力量。文明讲师科普了基孔肯雅热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方法,为“文明小卫士”筑牢健康防线。交警部门讲师结合真实事故案例及“戴好头盔”的互动环节,强化文明交通理念。城管部门讲师则聚焦垃圾分类知识,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标准与处理方式,倡导绿色文明行为。

活动中,“文明小卫士”在文明志愿者与城管队员的带领下,手持工具仔细捡拾垃圾,有的向市民派发文明宣传资料与小礼品在体验中掌握“清积水、防叮咬”,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在实践中营造防蚊灭蚊的氛围。

创新实践:文明力量激活防控网络

石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采用“小手牵大手”模式,以孩子们为重要纽带,精心开展“文明卫生小课堂”活动。石龙镇积极组织“防蚊亲子志愿行”活动。清积水,勤打扫,防蚊虫,保健康……活动现场,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社区环境整治行动,齐心协力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隐患、派发虫媒传染病防治宣传资料等。该镇海开设亲子防蚊技能培训活动,如艾草防蚊膏DIY、防蚊主题趣味绘画、天然驱蚊包制作等特色项目,让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体验中掌握实用技能。

石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精心编排《兴龙健康小课堂:基孔肯雅特别篇》《防蚊灭蚊小tips》《严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宣传作品,以生动有趣的情景演绎宣传防蚊灭蚊知识。此外,石龙镇好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车站候车大厅、进出站口等关键位置设立宣传展台,让过往群众在出行途中也能轻松学习到实用的防蚊知识。

长效赋能:构建全民参与治理新格局

全国文明村——横沥镇隔坑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为阵地,将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以文明实践“小课堂”撬动蚊媒防控“大合力”,走出“文明实践引领、群众广泛参与、健康共建共享”的蚊媒防控基层治理新路径。

隔坑村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化身“健康讲师”,向全村少年儿童生动讲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和“防蚊三步法”(倒积水、清容器、防叮咬)。孩子们踊跃参与“蚊虫知识快问快答”,在欢声笑语中成为家庭和社会健康“小小宣传员”。孩子们在大学生志愿者带领下走出“课堂”,走进街头巷尾、企业商铺,发放自制《预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1800余份,用稚嫩童声向村民普及“翻盘倒罐”“水生植物勤换水”等实用知识和技巧。

隔坑村组建了党员和村民代表为成员的志愿队伍,动员80人对道路环境、卫生死角进行整治,覆盖全村每个角落。依托“花卉超市”文明积分制度,将防蚊灭蚊纳入积分评比,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从政府“总指挥”到“全民大合唱”,东莞正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纽带,将防蚊灭蚊工作变成群众“身边事”,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治理效能,擦亮“友善东莞”文明底色。

 

文字:范德全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