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东莞各镇街迅速行动,以多样化举措掀起防蚊灭蚊热潮。各镇街通过科技赋能、全民动员、机制创新等方式,全方位切断蚊虫孳生链条,凝聚起“上下同心、内外协同”的防控合力,为市民健康筑牢坚实屏障。
凤岗:灭蚊出实招,屋顶隐患无处藏
在凤岗镇统一灭蚊行动推进之际,连日来,三联村创新推出“无人机精准定位+网格化挂图清理+防蚊物资奖励”三位一体防控模式。通过科技手段扫除防控死角,以激励机制提升村民参与热情,在防控蚊媒疾病的同时,也保障居民生活环境,获得好评。
8月4日早上,三联村党群服务中心前,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对居民楼屋顶展开全方位扫描。高清镜头下,屋顶水槽、废弃容器、花盆底座等易积水区域一览无余。
科技赋能让防控工作如虎添翼。短短两小时,无人机已完成对50余栋居民楼的排查,精准锁定6处屋顶积水点。记者跟随网格员前往核查,现场看到天台角落堆放着数个装满水的塑料桶和花盆,工作人员立刻进行清理,并拍摄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片。
“以前靠人工排查屋顶积水,总有死角,现在无人机一飞,哪里有问题一目了然。并通过建立蚊虫滋生黑点地图,安排网格员现场进行核查,确保48小时内完成清理。”三联村党委委员房达文告诉记者。
在完成清理后,网格员们还向居民派发蚊香,讲解“清积水、防叮咬、识症状”的防控知识,推动居民共同参与防蚊工作。记者了解到,这种“清理+激励”模式在三联村已覆盖数百户家庭,该模式也将在全镇推广,为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新模式。
高埗:多部门联动,织密防蚊灭蚊网
为预防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埗镇多部门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开展防蚊灭蚊专项行动,形成“全域覆盖、全民参与”的防控格局,全力降低蚊媒密度。
镇卫健系统牵头组建专业监测队伍,每日对19个村(社区)开展布雷图指数监测,同步推进孳生地清理、药物消杀及健康宣教,全程监督指导消杀效果。城管分局引入高炮雾化打药机、无人机等设备,对背街小巷、公园、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消杀,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杂草,消除蚊虫孳生隐患。
网格管理中心聚焦出租屋、餐饮后厨等薄弱环节,排查清理地面积水与垃圾杂物,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向群众普及“翻盆倒罐清积水”等防控要点。党建部门发出倡议,组织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深入一线,联动多元力量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入户宣传,凝聚“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的合力。
宣传文旅部门强化影院、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督导,全镇张贴宣传海报2871张、悬挂横幅近300条、派发宣传单3万余份,电子屏与大喇叭循环播报防控知识,40场“文明卫生小课堂”覆盖广大家庭。房管所、住建局分别对住宅小区、在建工地进行地毯式检查,重点清理景观水池、电梯井等积水点,督促落实常态化消杀。
妇联、公共服务办、团委等部门同步发力,组织巾帼志愿者、双百社工、青年学生等群体,针对“美丽庭院”典型户、残障家庭、独居长者等开展精准服务,清理积水、疏通沟渠、普及防控知识,全方位织密防蚊灭蚊防护网,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莞城:创新模式开展灭蚊,筑牢传染病防控屏障
为强化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控,莞城社区积极探索,采用“无人机巡查+入户清理”的创新模式,实现了蚊媒的精准防控,为居民的健康安全筑牢了坚实屏障。
在莞城东正社区,工作人员如往常一样来到空地处,熟练地调试无人机,不一会儿,随着螺旋翼的嗡嗡声,无人机升空到达指定高度,随后便按照规定路线开始巡查。
运用无人机高空多维度影像采集技术,能够快速对居民楼屋顶、围蔽空地及建筑工地等关键区域的积水状况进行精准监控,高效锁定包括屋顶蓄水盆、临时容器以及空地积水等隐蔽积水点,为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结合工作人员及时上门清理、消杀,有效地阻断蚊媒孳生,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东正社区鸿裕居民小组工作人员蔡庆文介绍道,“我们现在是‘一天一飞’通过无人机巡查可以精准、高效地发现积水点,提升清除的效率和效果,降低虫媒传染病风险。特别是雨后的几天,我们会重点高频巡查。”
大朗:全民参与灭蚊,筑牢健康屏障
连日来,大朗镇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清洁大行动,党员干部和群众齐齐参与,坚决消灭蚊虫孳生地,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预防基孔肯雅热等虫媒传染病发生。
在大朗镇各村(社区),党员志愿者、社区干部,网格员,以及市民群众大家一起齐动手,来参与这场灭蚊行动,他们都在翻盆倒罐,清理积水,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消灭蚊虫滋生地,切断传播源。
只见网格小组人员走街串巷派发宣传单,并挨家挨户检查天台、院子、楼间巷道等容易积水的区域,及时倾倒容器积水,并使用蚊帐将易积水容器封住,坚决杜绝蚊虫孳生。
对于辖区内的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各村(社区)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动员他们积极行动起来自检自查,做好灭蚊和环境卫生清洁,号召每一个人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市民也纷纷表示,参与全民灭蚊行动很有意义,关乎到自身健康,他们也将会全力配合。
大家还积极开动脑筋,想到一些更有效防蚊灭蚊的好办法。比如,对于一些平时挪不动的水容器,巷头社区想到了一个防蚊灭蚊的好方法,就是用一个蚊帐来封住积水的容器,这样就算天下雨也不会有蚊虫的虫卵再次到大家积水桶中。
接下来,大朗将持续进行大规模集中清扫和消杀行动,将防控工作常态化、精细化,加大对重点区域的巡查频次和密度,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这场“全民灭蚊战”,不仅是一场环境卫生整治战,更是一场守护群众健康的“主动防御战”。
中堂:市民学会“七天七招”,参与“1130”行动
当前东莞集中力量开展虫媒传染病防控攻坚战,鼓励市民学会防蚊灭蚊“七天七招”,倡导防蚊灭蚊“1130”行动。中堂镇迅速响应,连日号召全镇居民共同行动起来,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和疾病传播链条,全力打造“无蚊环境”。
“各位市民朋友,当前正处于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高发期,请广大市民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好如下防控措施……”每天一大早,在宣传大喇叭的号召下,各村(社区)的每家每户齐齐行动起来,与村(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废旧容器、花盆、轮胎积水,清扫角落杂物,清运堆积垃圾,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孳生蚊虫的死角,以实际行动筑牢蚊媒传染病“防护墙”,为自己和身边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户外的专业消杀队伍也马不停蹄地展开作业。身着专业防护服的消杀人员背着喷雾器、推着专业消杀设备,沿着大街小巷、公园绿地下水道口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杀。物化药剂精准的喷洒在草丛、墙角、闲置地、垃圾堆放处,实现蚊虫易栖息、孳生场所精准覆盖。
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中堂市民的防蚊灭蚊意识也显著提升,物理防蚊成为各个家庭的“标配”,大家给家中的窗户加装或更换窗纱,确保蚊虫“无缝可钻”;针对一老一小的易感群体,不少家庭在夜晚休息时都挂起了蚊帐;有的家庭还在家门口、阳台摆放了驱蚊植物,家中更是常备驱蚊水、蚊香等驱蚊用品,科学精准防控蚊媒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