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
虫媒传染病高发季
清溪闻令而动
将保障市民健康安全置于首位
公安、网格、城管
三部门立足职能优势、创新工作方法
从风险管控最前沿到社区动员第一线
从公共空间大整治到科技手段精准溯源
合力编织起一张立体化、无死角的防控天网
以雷霆之势压缩虫媒孳生空间
全力筑牢守护群众健康的“铜墙铁壁”
对内严格环境管理,对6个营区、24小时群众服务窗口、执法办案中心等关键风险点实施专业化、高频次消杀,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清除各类积水容器,筑牢内部安全屏障;同步强化一线人员防护,为一线执勤民警、辅警紧急配发驱蚊喷雾、蚊香等驱蚊灭蚊产品。
发挥警长兼任村(社区)副书记的“双身份”优势,将警力(特别是副所长级警力)精准叠加安排至三星、罗马、重河等重点区域,变“管理者”为“战斗员”+“宣传员”。
深入老旧小区、工地、闲置院落等蚊媒孳生重点场所,采取“逐栋逐户逐地”地毯式巡查,聚焦源头治理,重点清理废弃盆罐、轮胎积水,将防控触角延伸至最末端。
利用“平安清溪”微信公众号平台,密集发布精准化防控知识,如《动手清蚊虫端伊蚊老巢》《一分钟了解基肯雅热蚊》等图解、短视频等,实现信息快速直达,提升公众认知和行动力;
制作虫媒传染病防控宣传标语,张贴在日常巡逻执勤警车显眼位置,提高宣传覆盖面,坚决守护群众健康。行动开展以来,清溪公安分局共出动警力602人次,检查重点场所部位162处,发现清理积水容器1230个,入户宣防1696户,累计张贴海报630余张,悬挂横幅、标语190余条,发动使用110个LED屏滚动播放防护知识,发放宣传单张4430份,宣传覆盖16600人次。
严格执行“必排查、必核查、必告知、必清理、必配合、必了解”“六个必”工作要求,网格员化身“移动科普站”,开展“扫楼式”精准入户宣传。不仅普及知识,更重点强化“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三大核心行动指令,针对出租屋、商铺、“三小”场所等重点区域同步核查人员旅居史及健康状况,实现宣教与风险排查结合。协同各村(社区)张贴虫媒传染病防治海报9059张,发放宣传单22483张,将科学防蚊知识送入千家万户。
线下创新运用“智网宣传车”LED滚动警示、“大声公”方言广播等“科技+本土化”宣传手段,大力提升信息触达率和群众接受度,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动宣传车辆120车次;线上依托楼栋群、商铺群、企业群等工作群,密集覆盖虫蚊传染病防控知识要点,构建全天候、立体化的信息传播网络,行动开展以来,累计转发防蚊灭蚊科普推文、视频5618次,实现宣传全覆盖。
将房东、二手房东等关键人群纳入义务宣讲队伍,激发其主体责任意识,推动“以点带面”,累计向10103户居民面对面宣讲,营造“人人动手清积水”的强大社区自治氛围。

强化党建引领,市城管局15个党支部联合清溪城管分局连续下沉基层,开展专业指导与实地攻坚。清溪城管分局党支部深化“双报到”机制前往厦坭村报到7次,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防控效能,凝聚合力筑牢虫媒传染病防控网。

聚焦房前屋后、里街暗巷、绿地、农贸市场、公园、垃圾堆放点等重点区域,实施“地毯式排查+精准化整治”,将积水清理与药物喷洒紧密结合,对下水道、集水井、绿化带等孳生高风险区进行反复覆盖性喷射。行动开展以来,共出动环卫作业人员11347人次,清理积水4669处、卫生死角3915处,清运积存垃圾589.1吨;出动消杀人员210人次;倾倒积水6998处、积水投药6236处、消杀面积达61.4平方公里,全力阻断虫媒传播链条。

创新运用无人机高空俯瞰扫描,精准、快速锁定楼顶废弃容器、遮雨棚、天台排水沟等传统人力难以触及的隐蔽积水点,实现“天上看、地上查、及时清”的闭环管理,大幅提升排查效率和精准度。截至目前,已利用无人机拍摄发现楼顶积水56处,并及时进行了处理。
“矩阵宣教”浸润民心

线下:“敲门行动”强指导,工作人员携带宣传资料及灭蚊片入户,手把手指导居民检查清理花盆托盘、轮胎、水缸等易积水点;巡逻车变“移动堡垒”,悬挂标语、播放广播,渗透街巷;公共场所张贴海报,引导群众加强对虫媒传染病防控意识。截至目前,共派发宣传单张8386份,在办公大楼、公园广场等显眼处粘贴宣传海报95张。
线上:打造“爆款”短视频,对接清溪融媒中心制作防蚊短视频6个,其中5个获市卫健局、城管局采用,有效扩大权威科普覆盖面与影响力。
清溪镇此次多部门联动的统一灭蚊行动
不仅是一场守护市民健康的“攻坚战”
更是一次基层治理韧性与智慧的“大练兵”
公安部门
以“警蓝盾牌”精准消弭风险、下沉先锋力量;
网格系统
以“智慧网络”穿透社区末梢、激活全民共治;
城管系统
以“清源铁帚”深耕公共空间、创新科技赋能。
三大战线协同发力
将“环境整治的硬功夫
科技赋能的强引擎
宣教动员的软实力
拧成一股绳
共同编织出
“源头可溯、风险可控、全民参与、成效可续”的
立体防控网络
生动诠释了“清溪速度”与“清溪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