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召开
东莞+ 2025-08-04 15:46:28

为进一步提升东莞市各级医疗机构中西医结合诊疗外感发热类疾病的能力,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8月2日,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外感发热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培训班”在东莞市国医馆召开。

本次会议立足中医药发展实际与临床需求,紧扣当前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外感热病防控热点,聚焦中西医结合外感发热诊疗最新成果,邀请多位省内知名中医、西医专家进行专题报告、经验分享及技术演示,会议设立主会场与分会场,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容丰富,学术氛围浓厚。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副院长王磊表示,当前正值夏秋季外感热病高发阶段,尤其面临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挑战,持续提升中西医融合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希望通过本次培训系统梳理外感发热中西医诊疗思路,强化医务人员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临床应用能力,助力提升基层防疫、救治综合实力。

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名中医叶小汉教授致辞,他对参会专家、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特别感谢学会、医院及相关领导对专委会工作的持续关注与支持。他表示,内科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发挥平台引领作用,聚焦经典传承与实践创新,推动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工作中落地见效。

现场专家分别以《中医思维破解重症发热诊疗难题》《六经辨证体系在发热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宏基因组测序(mNGS)与靶向测序(tNGS)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医诊疗》《经方在外感发热病中的运用》等为题做主题报告分享。

在分会场环节,中医外治技术团队通过现场演示方式,展示了中医特色适宜技术在外感发热中的具体应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陈嘉文副主任中医师,演示了“疏风泄腑推拿”“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外治法的适应症、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强调个体化选择技术组合、强化操作规范。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申妙芳副主任护师,介绍并示范了“埋针治疗”“刺络放血”等传统中医外治手段在外感发热、急性病症中的辅助作用,充分体现“简、便、验、廉”的中医外治特色。

会议最后,叶小汉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学术年会紧贴公共卫生防控热点与中西医临床实践需求,深入探讨了外感发热的中医理论体系、辨证施治规律及现代融合路径。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析、外治展示等多元形式,有效促进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技术的交融,进一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应对发热类传染病的综合能力与学术素养。他表示,内科专委会将继续围绕“夯基础、强能力、重传承、促融合”的方向,深化学术活动机制,推动中医经典理论研究与现代临床深度结合,为实现健康东莞、中医药强市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会议由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叶小汉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叶小汉东莞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承办,黄海燕东莞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协办。

文字:记者 冯静 图片:受访医院供图 编辑:张叶